镇区

朱国和:盘活土地要抓早抓实抓效益

  ■访谈
 
  凭借创新的工作思路和措施,凤岗镇在盘活土地资源,“腾笼换鸟”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于盘活土地资源这一难题,凤岗是如何思考、解答,并取得成效的?凤岗的经验可否为东莞乃至珠三角其他镇街提供借鉴?近日,南方日报记者就此独家采访了凤岗镇委书记朱国和。
 
  问:在盘活土地资源方面,凤岗的工作思路是怎样的?
 
  答:政府要想引导转型升级,盘活土地资源,一定要有一个机构,为此我们成立招商办统筹招商。集体土地要转让,一定要和村集体报备。这样,先可以考虑由村集体来收购,镇一级在经济方面提供支持。政府有这样的政策支持村去收购企业的厂房,不需要企业自己去找下家转让。企业自己去找下家,不一定能找到好厂家。政府收购到厂房后,就具备挑选入住企业的优势。目前凤岗有几个厂“腾笼换鸟”比较成功,正是因为政府引导、企业对接、镇村配合、利益共享达成的效果。
 
  有时候,一些濒临破产的企业要转让,村集体或者政府没有那么多钱来收购,怎么办?政府可以找来其它企业跟这些濒临破产的企业对接。企业向政府报备,通过政府找下家,办事比较快,政府服务也更周到。久而久之,企业会相信我们政府能够帮它找企业对接。政府做这件事情,是为了解决企业的包袱和村里今后产业的持续发展,不是为了政府一时的利益。对一些濒临倒闭的占地面积大的企业,镇政府都要统筹招引有实力的大企业来承接,尽可能不让它在社会上随意转让,再分租。分租式厂房,从长远来看是不行的,腾笼出来,换进来几只小鸟,对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没有什么大的作用。腾笼换鸟,就是要换大鸟。
 
  问:凤岗在盘活土地资源方面的成功经验可否为其它兄弟镇街借鉴?
 
  答:在盘活土地资源方面,凤岗可谓为东莞贡献了一些经验。其中主要有三点:第一,我们对盘活土地抓得早。我记得在2005年,省和市还没有提“三旧”改造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在做旧城改造了。凤岗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它对接深圳和香港,发展比较早,当时很多农民直接“洗脚上田”,搞城市建设,导致城市开发布局不系统,城市、村庄规划都比较乱,村里的工业区、基础设施和道路配套也不完善。所以早在2005年,我们就在中心区做一河两岸的旧城改造。后来省市提出三旧改造,上级有了政策,对我们盘活土地资源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第二,我们对盘活土地抓得实,工作落实到位。在凤岗,很多旧村和工业区规划比较落后,招进来的企业不是很高端的企业--比如一些家具厂和传统的电器厂--这些企业厂房土地面积较大,但没有及时转型升级,后来经营不下去,行将倒闭。对这些濒临倒闭的大厂,政府密切关注和引导,主动找企业双方对接,并跟踪好后续服务工作。在搞转型升级“腾笼换鸟”的时候,我们2010年有500家来料加工厂于3年后全部转型升级。
 
  第三,抓效益。要想盘活土地和旧厂房资源,不出成效是没有意义的。盘活后,集体得益和社会效益必须要大。
 
  问:在盘活土地资源的过程中,凤岗如何平衡各方利益?
 
  答:从没有资源到想方设法拿资源,利益是其中最关键的焦点。政府不站出来,不把企业和村集体的利益处理好,就没办法盘活土地资源。我们的办法很多,也很灵活。比如我们有财政奖励:村集体可以不收取企业的管理费,但我们可以从企业产生的税收留成中返还财政资金的一部分给村里。如果企业上交税收高,村里分的就能多一点。这样,村集体在招商引资的时候也愿意招一些税收多的大企业进来。如果不与利益,尤其是长远利益挂钩,农民就不会在乎招进来的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再说了,引进一些大厂,附近所有农民的闲置房子都能租出去,农民附带又可得到实在的利益。
 
  另外,由我们对接找到企业以后,可以重新和企业谈价钱,有些新企业带来的效益比以前高三倍。我们招商办极力帮村集体提高经济效益,我们保证村集体利益的提高,村集体积极主动配合我们,至今没有一个村集体对我们盘活土地有意见。
 
  有时,我们招一些大项目进来,政府眼前可能没有大利益,但在确保村集体利益前提下,为了今后企业在这里产生更多的税收,解决更多就业,增加更多的社会效益,我们也愿意做这个事情。政府心胸要宽广,要大气,考虑大凤岗发展,才能让经济发展可持续。(来源:南方日报)
上一篇:东莞凤岗有效盘活210多万平方米土地资源
下一篇:镇港征地拆迁农民完成从农民到市民的蜕变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