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树祺新千角灯制作进入收尾阶段

张树祺千角灯作品 何建文/摄
张树祺新千角灯制作进入收尾阶段
由东莞千角灯传承人张树祺制作的新千角灯目前制作进入收尾阶段,耗时近一年的新灯即将宣告完工。
这盏全新的千角灯位于市民艺术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厅内,由东莞市文化馆、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莞城文化服务中心、省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张树祺等单位和个人联合打造。据介绍,新灯与旧灯在制作材质和整体结构方面大致相同,但在华光盖和尾灯等部分都有改良之处,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不久之后,展示厅将落成开放,届时,市民可以到此亲眼目睹“中华第一灯”再次绽放光芒。
在市民艺术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厅工地现场,一盏巨大的宫灯造型的花灯已经悬挂在半空中,精美的贴画,鲜艳的花纸,以及顶部威武的龙柱,这些要素都彰显着千角灯并不是一盏普通的花灯。
当谈到与旧灯有何区别的时候,张树祺提到最多的便是华光盖的尺寸。张树祺说,这盏千角灯要比市人民公园的千角灯的华光盖要大,因为公园那盏的华光盖比较小,所以灯柱贴近灯身,就没那么宽松。这次做的灯,华光盖比较大,花柱挂起来比较宽松,这盏灯就显得更加大。
东莞千角灯是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据《赵氏族谱》记载,千角灯是东莞赵氏家人制作的,每十年制作一盏新灯,其纸扎工艺并无图纸,也无样本留传,只由师傅口传身授,制好后于正月悬于莞城赵氏宗祠内,供人瞻观。十年后其灯破旧,再重新制作。(记者 何建文)(来源:南方日报)
下一篇:东莞轨道交通票价政府定 政策性亏损财政补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