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创建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启动
东莞创建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启动,袁宝成要求让市民明显感受到水的变化“让市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昨日,东莞高规格举行创建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动员会,宣告东莞启动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
“东莞水道水系发达,水文章大有可做。”市委副书记、市长袁宝成在会上说,老百姓都有自己的乡愁,东莞将为水资源注入水文化,努力让东莞“显山露水”,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要让市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东莞的乡愁。
在城市内涝、水污染整治、水文化打造等民生焦点上,东莞均会有大动作。
水安全依然形势严峻
去年7月,东莞被水利部确定为全国45个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之一。全省仅广州、东莞入选。
同时,省水利厅也决定在我市水乡地区建设省级水生态文明示范区。市委市政府投入数百亿元推进水务建设。
不过,东莞水务依然形势严峻。袁宝成说,水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全市85%用水来自东江,没有中间储水环节,一旦东江母亲河发生重大污染事故,将面临无水可用的局面。”
除此之外,水环境污染也较为严重。上月,袁宝成花了一整天时间,察看了东江沿线以及石马河、茅洲河等污染情况。目睹后,袁宝成直言“让人触目惊心。”
创新水务价格和投入机制
创建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东莞有时间安排。袁宝成说,全市各级和有关部门要按照“一年良好开局、三年初见成效、五年基本建成”的要求,积极创建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
水资源、资金有限的前提下,东莞要创新水务价格和投入机制。比如,建立水价与水资源费联动机制,实行污水处理费差别收费,发挥水投集团融资作用,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水务建设。
“水价不是越高越好,一开听证会就是涨价。对用水大户、浪费大户,可以提高价格促使他们节水,对困难群众、低保户,不仅不能涨价,还要给予补贴,做好民生的基本公共服务。”袁宝成叮嘱,各部门要“心挂”群众。
让市民感受到水的变化
水污染治理上,东莞动真格,建立河长制。
也就是说,由污染河流区域内各镇街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河长”,加强对河涌整治的绩效考核。今后,对河长的考核就是以各镇街河道的交接断面水质为依据。
袁宝成说,生态责任制要严格执行,镇长就是河长。“在全市来说,我也是河长。”袁宝成坦言,各镇街要高度重视水污染问题,水污染很容易,治理却很难。
面对全市各镇街负责人,袁宝成现场提要求,“首先污染增量要严格控制,最起码不要产生新的污染,同时污染存量逐渐整治消化,东莞水文章才有得可做。”
水污染治理因投入大变化小,多次遭到市民诟病。袁宝成也体会到民声,“一定要加速治理水污染,让市民明显感受到水的变化。不然,政府说再多也没用,关键是群众能感受到改善。每年都要有一点新变化。”
确保老百姓家里不浸水
水患也是东莞一大心病。东莞在整治内涝上,下了很大决心,连续几年将其列入市政府十件实事。
目前,市区内涝黑点也从原来的53个减少到26个。但是,一些地方仍是逢雨必涝,加上东莞又是全省的暴雨中心之一,台风灾害多发,内涝问题依然比较严重,群众也意见强烈。
袁宝成要求,水务部门和各镇街要把整治内涝作为民生工程,以及体现政府公信力的重要任务,力争尽快取得明显成效。一方面,要加强城市排水系统的统一规划与新建改造。当务之急,是要加快推进内涝黑点各类调蓄设施、排水管线整改等工程,抓紧河道管道清淤、河坝堤防工程建设等工作。同时,要加强城镇新区建设管控,推进低硬底化,多建渗透地面、绿色屋顶,控制地表径流,提升雨水吸纳和蓄滞能力。
对各内涝黑点,要制定专门的应急预案。重点路段实施网格承包管理,及时化解积水险情。“希望水务部门和各镇街在整治内涝上加大力度,确保老百姓家里不浸水、车不被水淹。”袁宝成说。
下一篇:2013,东莞楼市758万m2成交量创新高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