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象

东莞法院司法改革将全面铺开

  东莞法院司法改革将全面铺开
 
  水乡旅游,路在何方?除了广泛接受各方提案外,政协提案委员会还主动下沉基层,联合致公党市委会,探索麻涌旅游转型之路。此外,各政协委员也围绕司法热点、学生午托等,积极探讨优化之路。市政协委员陈斯今年提交了两份提案,接受记者专访时陈斯表示,今年东莞法院司法改革将全面铺开。
 
  热点关注1:依法行政
 
  探索多层次的司法改革 通过改革倒逼法官提升能力
 
  提案:《关于切实提升基层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素养的提案》《关于加强人民法庭改革经费保障落实的提案》
 
  提案人:市政协委员陈斯
 
  市政协委员、市第一人民法院院长陈斯今年提交了两份提案,分别是《关于切实提升基层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素养的提案》和《关于加强人民法庭改革经费保障落实的提案》。陈斯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他每年提交的提案,都不是无的放矢,而是有感而发。今年东莞法院司法改革将全面铺开,包括有序开展法官员额选任,让法官配得上“精英中的精英”,推行案件当庭宣判等等。司法改革驶入深水区,“我期待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让外界多知道,全社会形成共识,这样改革的阻力就会小很多。”陈斯说。
 
  切实提升基层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素养
 
  记者:您今年提交的这两份提案,是出于什么考虑?
 
  陈斯:首先,关于提升基层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素养的话题,实际上是我这些年一直关注的内容。我每年两会上提交的提案,都不是无的放矢,而是有感而发。这两年,我们法院不断碰到类似的情况。个别基层领导干部,不注重法律程序,不按法律规律办事,不注重过程,只追求结果。因此,我建议要通过加强法治实践,养成依法办事习惯,加强守法考核,引导提升法治素养,来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改革、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
 
  让更多人参与司法改革
 
  记者:对于人民法庭改革经费保障问题,是普遍现象还是个别现象?
 
  陈斯:是个别现象,但是这种个别现象对当事法庭造成很大的困扰。市政府去年作出《关于解决全市人民法庭改革有关问题的复函》,明确提出对每个审判执行团队每年给予一定数额的基本办案补贴,并对办案件数超过基本任务件的团队,按照标准发放超额办案补贴。上述经费由各人民法庭辖区镇街(园区)财政共同承担。该项政策的出台,明确了人民法庭改革保障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了广大法庭干警的工作积极性,为全省提供了可复制的成功经验,受到最高院、省高院等领导的充分肯定。然而,自该项制度施行以来,有些镇街以经济发展欠佳为由导致经费保障不到位,导致个别法庭该项改革经费无法落实。经济发展欠佳确实是一个因素,但是更重要的是目光短浅,对司法在引导社会发展起到的关键作用不重视。
 
  从客观上讲,我们的司法改革进程,对外宣传还不够,与外界了解不够也有关系。我在会议分组讨论时,也提到这一观点。我建议政协部门,更多地关注一些社会热点,特别是像司法改革这样的重大改革,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让全社会形成共识,这样改革阻力就会减少很多。
 
  探索多层次的司法改革
 
  记者:今年我们的司法改革全面铺开,法院接下来改革的重点和亮点有哪些?
 
  陈斯:去年我们的人民法庭改革,属于专项改革。今年我们的司法改革全面铺开,可以说是驶入深水区。
 
  今年我们将有序开展法官员额选任,这相当于法官队伍重新洗牌。我们将遴选出真正意义上的法官,而有些法官很可能就不能再当法官,或将从事别的岗位,这个是一个很大的触动。
 
  现在我们主要是传达有关精神,灌输司法改革的理念,让大家有心理准备,另一方面也让现任的法官知道,必须努力提升,让自己具备真正的法官的素质和能力,才能面对挑战。
 
  遴选就是要考试,你没有这个能力和素质,是过不了关的。未来遴选出来的法官,与现在的法官有本质的不同,他们就是精英中的精英。
 
  我们的司法改革,目的就是司法公正,因此它要求我们的法官必须具备这样的司法能力。同时我们也加强培训力度,让法官成为真正意义的法官,成为有能力、有素质、有理想的司法工作者。
 
  我们还将探索多层次的司法改革,通过改革也倒逼我们的法官。最为显著的就是我们将会推动更多的案件庭审后当庭宣判,提升案件审理的效率,这就需要提升法官的能力和素质。
 
  现在敢于真正当庭宣判的法官很少。当然,这也跟案件有关,但最终还是和法官的底气有关系。我们今年强力推动这个事情,敢于当庭宣判的法官,才是真正具备能力,拥有足以应对各种不同纠纷的素质的法官。
 
  同时,当庭宣判可以减少外界对案件的干扰,如果开完庭没有宣判,过后会有人通过不同渠道打招呼,我开了庭就当庭判,想干扰都干扰不了。所以,我们的改革目的就是要达到司法公正和效率的最终统一。
 
  热点关注2:水乡旅游
 
  探索“留得住人”模式 促进水乡旅游发展
 
  提案:《大力发展麻涌旅游业,探索“留得住人”的旅游模式》
 
  提案人:东莞市政协提案委员会、致公党东莞市委员会
 
  本报讯 (记者 郑俊彦)水乡发展,除了基础建设,在服务业如何走出一条新路子?东莞市政协提案委员会和致公党东莞市委员会在本次会议上,专门建议《大力发展麻涌旅游业,探索“留得住人”的旅游模式》,希望通过探索麻涌旅游,探索出一个可以复制的旅游模式,去带动水乡发展。
 
  调研:麻涌可成水乡“旅游龙头”
 
  水乡发展是本届市委市政府的大事,而如何全面统筹水乡片的都市农业发展,并推动特色生产、科技示范、科普教育、观光休闲耕作为主要内容的农业生产休闲观光基地建设,走出一条可以复制的旅游模式?
 
  在市政协副主席蒋小莺带队下,市政协提案委员会和致公党东莞市委员先后对水乡诸镇进行考察发现,相对其他镇街,麻涌拥有华阳湖湿地公园等较为良好的水乡风貌,近年来又打造了“香飘四季”乡村游等旅游景区(点),建设了渔人码头、创客坊、古梅路美食街等旅游配套设施,在整合农耕、龙舟、水乡风情等文化及历史、人文、环境等资源,培育旅游产业,发展体验旅游经济,打造水乡旅游龙头具有先天优势。
 
  建议:以美食为龙头打造“揾食来麻涌”品牌
 
  “但我们调研后发现,麻涌旅游虽然前景喜人,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品牌效应不强,缺乏‘留得住人’的项目,游客们来麻涌,只能是走马观花,缺乏持续消费的动机。”市政协委员黄蔚然发现,麻涌旅游业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呈现点状分布,缺乏整体规划和前瞻布局,除华阳湖等少数景区外,旅游项目还是以个体为主,虽然举办了“草莓节”等一系列活动,但缺少清晰的品牌定位,景点分散,特色不明。这导致了来麻涌旅游的游客多是单日游,单次游,“留不住人”成为麻涌旅游的软肋。
 
  经过调研后,提案建议,麻涌美食目前已经初露头角,下一步可发挥“美食”带客的龙头作用。相关部门在经营管理和菜品特色提升方面加大培训力度,用现代经营理念传承品牌文化、树立品牌意识、推动连锁发展,大力支持优质餐饮企业创建品牌,培育“水乡菜系”,进行保护性开发,形成规范化、规模化连锁经营品牌,推动水乡饮食业加快发展,用麻涌菜来代替水乡菜。强化麻涌美食品牌,统一标志、旗帜、行动纲领并通过歌曲、地标美食、美食地图、微电影纪录片等低成本且能引爆高传播度的元素进行宣传,让东莞及周边市民认同“揾食来麻涌”概念。
 
  契机:结合云南城投开发麻涌旅游
 
 
  好消息是,云南城投目前已经投入百亿巨资,发展麻涌旅游。政协提案委希望, 利用云南城投开发麻涌的契机,发挥麻涌一盘棋的思路,完善镇内交通、住宿、各档次餐饮等配套设施;强化游客服务中心的作用,利用微信或者APP等新媒体进行指导,折扣优惠宣传,投诉反馈;政府可对各种旅游宣传大赛公开评选,给予重奖,在给麻涌旅游造势的同时,也可以招募人才。
 
  “微信时代”下,对麻涌旅游项目的整合营销,也提出更高要求,在麻涌挂职的致公党党员胡瑞玲则提出,在凸显自身特色的前提下, 麻涌对外树立整体旅游形象;加大宣传力度,尤其是通过特殊专项比赛(如自行车、微型马拉松等的周赛、月赛)进行宣传,不断吸引人们参与,带动源源不断的游客;制订宣传推广的方案, 统一宣传;创新麻涌旅游的营销模式,如举办“旅游麻涌金点子”大赛,充分利用本地市民、大学生的智力和智慧进行旅游宣传,探讨有亮点、见效快、游客满意的服务模式。
 
  热点关注3:中小学生午托
 
  加快出台校外托管机构管理办法 坚决杜绝“黑接送站”土壤滋生
 
  提案:《关于规范我市接送站管理的建议》
 
  提案人:市政协委员 赵一杰
 
  “近年来,关于中小学生中午午休午餐的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市政协委员赵一杰说,目前,原《东莞市学生接送站管理办法》实施期限已于2014年6月30日到期,新的《东莞市学生校外托管机构管理办法》未能及时出台,接送站管理工作由民政局社会组织管理局负责牵头,按属地管理原则由属地镇街民政部门,协调当地镇街消防、住建、食品药品监督等各部门实施后续的管理工作。如何让孩子们有个安全、舒适的午餐和午休环境,避免催生“黑接送站”问题,亟需引起重视。
 
  截至2015年12月16日,全市登记在册的学生接送站共781家,城区接送站主要分布在莞城、东城、南城、万江,只能满足附近学生的2至3成,而且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监管工作缺乏上位法律法规的支撑,部分部门以无法律依据为由拒绝参与监管工作。老《办法》实施已到期且有关条款与现实不相适应,新的《东莞市学生校外托管机构管理办法》迟迟不能出台,无形中催生了“无牌无证接送站”。二是民政部门未及时向社会公布各区登记在册的持有消防、食品安全、住建手续的合法接送站。三是相关部门协调工作不够到位,导致不能按照2012年的《东莞市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完成工作。
 
  为此,赵一杰建议由民政局牵头,加快出台《东莞市学生校外托管机构管理办法》,让接送站在制度的框架下安全开展学生接送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市政府《东莞市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实施方案》通知精神,市民政部门积极协调消防、住建、食品药品监督部门按照《方案》制订具体的审批流程、工作时限、实施方案,采取宽进严管的方式,一管到底,积极有力开展工作坚决杜绝“黑接送站”土壤滋生。
 
  按属地原则,民政部门牵头协调消防、住建、食品药品监督开展定期检查和不定期突击检查,对不符合经营许可擅自开业的相关部门按规定予以核实查处,对存在违法行为的接送站报执法部门依法查处。
 
  此外,市民政局应该将完善手续、合法合规,以及未完善相关手续的接送站,通过网络、公报等方式及时向社会公布,让大众可以及时了解相关情况。以财政补贴、购买社会服务等形式,由教育部门牵头,有效整合资源,在校内和校外举办大型的、规范的托管场所为学生提供午托服务,满足托管需求。
 
  学校提供午托场地
 
  引入专业服务机构
 
  提案:《关于恢复我市公办小学午托服务的建议》
 
  提案人:九三学社市委会
 
  九三学社市委会认为,市区公办小学历年来提供的午托服务一直是广受群众欢迎的,教育部门取消这一服务,诚然会让学校减轻很多压力,但将为交通、消防、卫生、学生家长、有小孩需要中午接送的职工的企事业单位、行政部门、工厂企业等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取消公办小学午托服务后,催生了很多民间私立午托服务机构,但是这些机构各方面条件不足,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交通拥塞大幅提高社会管理成本
 
  九三学社市委会认为,公办小学提供午托服务很必要。首先是随着东莞城市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户分离现象较为普遍,户籍所在地公办小学的校址跟大部分群众的住址和工作地点都有较远距离,如取消午托服务,将为家长带来极大不便,同时也将影响到很多家长的工作效率和企事业单位经济利益。
 
  同时,部分小学位于老城区,辖区内交通道路狭小、停车位配套严重不足、公交设施发展滞后,取消午托服务后,大量接送小孩的私家车每日中午固定两次涌入,必然造成中午时间的交通拥塞,大幅提高社会的管理成本,同时也增大了社会的能源消耗,影响了空气质量。
 
  此外,私立午托服务不成熟,硬件基础设施不具备。取消午托后,公办小学周边存在强烈的午托需求,虽然我市对接送站有一定的监管,但只局限于少量的正规接送站,且目前来看绝大部分小学周边无符合要求的建筑设施作为接送站。
 
  加强托管站的监督管理与硬件配套
 
  九三学社市委会建议,解决公办小学午托问题,需学校提供午托场地,引入专业服务机构。由学校提供午托场所,通过政府采购引入专业午托服务供应商,将学生的午托服务与学校的教学工作剥离,从而减轻学校老师负担,让老师有精力集中于教学。对服务供应商严格监管,午托的定价将根据市场价格而定,而家长也能自主选择是否接受午托服务。
 
  加强托管站的监督管理与硬件配套建设。根据我市托管站现状来看,大部分规模较小、监管不到位;消防、卫生、疏散诸多方面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所以必须由市政府统筹规划,将托管站的用地及建设纳入近期工作计划中,在学校周边配套符合要求的基础设施。
 
  此外,向深圳学习让师资力量及教育资源投入均等化,逐步打破公办学校间的不平等竞争关系,让学生能就近享受到公平的优质教育资源。(来源:东莞日报)
 
 
上一篇:2015年东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518亿元
下一篇:到202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9200亿元以上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