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黄江二小用科技创新元素踏出一条特色教育新路

  黄江二小用科技创新元素踏出一条特色教育新路
 
  黄江第二小学六年级5班的黄瀚彬重新回到了熟悉的教室。但他的脑海里,却依然萦绕着刚结束的VEX机器人世界锦标赛赛场的点点滴滴。
 
  2016年4月底,在大洋彼岸的美国路易斯维举行的2016年VEX机器人世界锦标赛上,黄瀚彬与同学黄敏涛、林兴邦、卢浩鹏一起,在总分一度落后的不利形势下,经过顽强拼搏,最终后来居来,分别斩获比赛的亚军、季军。载誉而归的代表团一回到黄江,便受到黄江镇主要领导、学校师生的热烈欢迎。而了解黄江二小的人都知道,该校近两年来,已是国内外各项VEX机器人赛事奖牌榜的常客。
 
  在世界级赛事中的优越表现,让东莞市教育局副局长、东莞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理事长何炳基十分欣喜。在他看来,黄江二小用科技创新元素,踏出了一条特色教育的新路,成为黄江乃至东莞教育的亮点和骄傲。
 
  在世锦赛赛场上演逆转
 
  4月21至24日,第十届VEX机器人世界锦标赛在美国路易斯维尔举行。VEX机器人世界锦标赛是一项旨在通过推广教育型机器人,拓展中学生和大学生对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领域兴趣,提高并促进青少年的团队合作精神、领导才能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世界级大赛。
 
  本次比赛由美国机器人教育与竞赛基金会(REC)主办,设有VEX机器人工程挑战赛、VEX IQ机器人挑战赛两大项目,吸引了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1000多支队伍约5000名选手参加,现场观众达20000多人,比赛现场还通过电视、网站、微博等方式进行直播,吸引来自世界的诸多目光,盛况空前。
 
  而代表中国出征的,正是黄江二小老师宋伟堂辅导的2支机器人队伍共4名同学。经过4天残酷的资格赛,两支队伍过关斩将,双双杀入总决赛。
 
  “在总决赛环节,现场竞争激烈,险象环生,稍有一丁点失误就可能被淘汰出局,”担任领队、教练宋伟堂说,在最后的对决中,两支队伍由于受外来因素的干扰,机器人在击球入框成功后驶上斜坡时,意外出现滑落,一度屈居第9名和第17名的不利位置。
 
  在这紧要的关头,四名选手在随后的比赛中发挥稳定,沉着反超,最终两队双双打出170分的超高分。其中,六年5班的黄瀚彬同学和黄敏涛同学队伍顺利斩获VEX IQ小学组亚军;而五年4班的卢浩鹏同学和四年2班的林兴邦同学队伍,也将VEX IQ小学组季军收入囊中。黄江第二小学的名字,又一次被写上VEX机器人赛事奖牌榜。
 
  科学创新打造特色教育
 
  在世界级赛事中载誉而归,让黄江基础科普教育成为外界广泛关注的焦点。但了解黄江教育发展的人而言,这些成绩的取得并非偶然。
 
  早在2014年,分管黄江教育工作的党委委员李权昆,有一次在参观一家机器人制造企业时,了解到机器人的一些发展和应用。他认为可以把机器人这块的培训教育,与小学生的第二课堂、科普教育结合起来,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和创造力。
 
  作出决定后,找场地、筹经费及寻找项目带头人便成为首要工作,黄江镇委、镇政府从有限的教育经费中,划拨了10万元经费正式启动项目。经过多方考量后,挑选了信息与自动化专业出身的宋伟堂担任项目指导老师。项目启动后,许多家长和小朋友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并纷纷要求报名加入。
 
  在黄江镇委、镇政府的支持下,黄江二小利用这10万元经费,由宋伟堂等老师自己买来设备,将教学楼四楼弃用阳台利用起来,搭建起了机器人赛道等设备,并开始招收学员。
 
  2015年5月10日至11日,第十一届东莞市电脑机器人活动在东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举行,宋伟堂初试牛刀,带领两支VEX IQ队伍出战,经过初赛再到决赛,VEX IQ一队获得了市一等奖,VEX IQ二队获得了市二等奖,初战告捷,给黄江镇的科普教育工作者,带来了极大的鼓舞和动力。
 
  在黄江二小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宋伟堂带领的队伍,捷报纷至沓来: 2015年8月11日至14日,2015年第六届青少年机器人活动暨亚洲机器人锦标赛中国区选拔赛在山东威海城里中学举行,经过4天激烈的角逐,黄江二小派出的机器人队伍勇夺VEX IQ狂飙投篮挑战赛项目的4个冠军。
 
  2015年12月10日至15日,第九届亚洲机器人锦标赛在澳大利亚墨尔本成功举行,经过紧张激烈的角逐,代表中国出赛的黄江二小派出的两支机器人队伍,为中国勇夺了VEX IQ机器人竞赛项目小学组联队冠军和联队亚军。
 
  对此,黄江镇委书记叶锦锐认为,黄江素质教育硕果累累的背后,是政府、学校、企业和家长对教育的大力支持和付出,每年该镇财政都安排了大量的资金,用于资助公、民办教育均衡发展,包括支持特色基础教育。
 
  训练参赛和学习两不误
 
  5月6日,卢浩鹏的父母给参赛归来的孩子的床位铺上了席子和棉被。卢浩鹏的父亲卢军锋说,本来这学期中午住校的卢浩鹏,过完年开学就该铺床被了,但由于要积极准备比赛,每天中午卢浩鹏都呆在训练场,从来没有午休过,因此床位也就一直空着。
 
  就读黄江二小五年4班的卢浩鹏在进入机器人小组前,曾经有过书法等课余爱好,但很难保持较长的兴趣热度,相反,倒是经常在家里捣腾各种遥控飞机、遥控汽车等。
 
  “一玩起来各种机器,孩子整个人就变样了。”在卢军锋看来,孩子进入机器人比赛队伍后,孩子找到了适合自己发展的兴趣,非常投入。
 
  现在,利用放学的时间,在学校的机器人项目训练场进行各种配合练习,已经成为卢浩鹏与他的队友每天最大的乐趣。
 
  作为家长,卢军锋说,他也曾担心孩子在发展科技兴趣的同时,会影响到常规课程的学习,但黄江二小的各科任老师们积极为参赛学生“开小灶”。利用放学或者周末的时间给孩子补课,让孩子的功课时刻保持同步,目前卢浩鹏的学习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
 
  事实上,只要学校和家长配合,安排好学生的时间,多发展特色兴趣爱好的利好十分明显。正如黄瀚彬同学所说,两次走出国门参加比赛,不仅让他能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赛选手交流各自的文化,开阔了视野,更重要的是懂得了奋勇向上、团结互助的道理。“这些难忘的经历,都将成为我未来学习道路上的重要印记。”黄瀚彬说。
 
  而黄江镇委、镇政府也准备继续走科技元素融入特色教育的发展路径。黄江镇镇长李志东说,除了政府的支持外,也要感谢家长对学校特色教育的理解和配合,没有老师的付出和家庭的配合,选手们不可能学到更多科普知识,并取得这么优异的比赛成绩。未来黄江的特色教育和基础教育仍将加强科普内容,而这项事业仍有赖于全社会的支持。(来源:南方网)
 
上一篇:石排今年将为新莞人子女提供850个公办学位
下一篇:寮步镇社区学院打造出三大社区教育品牌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