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借力创建智慧城市契机积极探索发展新路径
东城借力创建智慧城市契机积极探索发展新路径
日前,东莞出台了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实施意见,以期大力提升当地的生产性服务业水平。东城是探索东莞转型升级发展的前沿阵地,多年来,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逐渐形成了完善的配套条件及规模化效应,如今还借力创建智慧城市的契机,为生产性服务业注入“智慧”元素,积极探索发展的新路径。
出台一系列创新发展举措
对于东城而言,2016年是一个重要的开端之年,也是深化改革、加快转型、依法治理的关键时期。东城依托“一城三创五争先”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引擎,谱写创新发展的新篇章。
东城接连出台各项举措助力转型升级发展,结合该街道发展现状,将措施落到实处,将资金用在刀刃上。
近年来,东城先后出台了4份促进经济发展的奖励办法,包括促进重大项目招商引资、楼宇经济和总部经济加快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发展、企业科技创新等的专项资金。
在政策施行期内,东城每年安排5000万元作为每个专项的奖励资金。随后,东城重新修订促进企业科技创新的奖励办法,将每年的科技奖励资金提高到1亿元,大大提高创新驱动发展内在动力。
创新是发展的源动力。东城勇于创新,积极探索,激发潜力,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华丽转型。
为了推动生产性服务业进入发展快车道,东城出台了不少保障措施。具体包括:2015年8月,出台扶持社区经济社会发展实施方案,推进社区集体经济协调发展;2016年5月,出台促进就业创业工作方案、就业创业奖励办法,加强“人才东城”建设工作。
此外,该街道还同步筹建“东莞市东城产业发展基金”、“松山湖东城互联网产业投资基金”以及“航天军民融合创投股权基金”,并实施注塑机伺服节能改造、电机效能提升、配套市“机器换人”专项、节能与循环经济发展专项、信息化专项、企业成长培育专项、示范性项目专项等资金管理,在强化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上接连出招。
建设平台积聚转型发展动力
东城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鼓励企业技术改造,并通过骨干企业的带动,打造一个年产值超百亿元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培育一批年税收超亿元、超千万元的纳税大户梯队,同时鼓励大型企业通过服务外包、订单生产等方式,带动中小微企业发展配套产品,促进产业链延伸。
东城大力优化产业结构和企业规模结构,目标是招引大型国企和世界500强企业设立区域性总部机构,培育一批税收超亿元的总部楼宇。建立招商引资项目信息数据库,重点招引生产性服务业、先进制造业等项目,推动产业发展向价值链高端延伸。
东城同时加快推动“四新”经济发展,发挥中心区的资源集聚优势,大力发展云计算、物联网、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以及引导社区和企业加大旧厂房的改造,打造适合2.5产业发展的新型空间,为全市先进制造业提供工业设计、技术研发、对外贸易、信息咨询等服务,着力打造生产性服务中心。
规划建设承载平台,积聚转型发展动力,是东城推动产业提升的重要抓手。东城加快“33艺术小镇”文化产业园、奇虎360科技产业园、中云智慧产业园等创新园区建设,积极推动中英低碳产业园、劲胜智能装备产业园、东城花卉市场等重大产业平台的规划建设,为创新驱动发展搭建新空间。主动对接广东(石龙)铁路国际物流中心,设立国际邮件互换局兼交换站,为企业扩大对外贸易开辟新渠道。加快东莞跨境电商中心园区建设,整合下桥邮政电商产业园、新天地电商产业园、大麦客联合跨境电商产业园等资源,吸引一批知名跨境电商及其配套企业集群发展,不断完善跨境电商生态圈。
通过一系列举措,东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提升社会创新能力,使创新创业成为驱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最重要力量。(来源:南方日报)
下一篇:东莞五方面推进人才机制改革突破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