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象

东莞镇街安全生产隐患调查之民生+生产

 
  东莞镇街安全生产隐患调查之民生+生产
 
  A 麻涌:
 
  龙门架下成空地 板房已被清理
 
  4月13日,东莞市出现强雷电、最强11级的瞬时大风、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麻涌镇中交四航局一厂区龙门架凌晨倒塌,导致附近工棚坍塌,事故造成18人死亡,33人受伤。事故当天下午,东莞市委、市政府在麻涌召开全市安全生产紧急工作会议。随后,东莞就在全市掀起了安全生产的大检查。
 
  走访:龙门架距办公区域近百米
 
  6月2日,事隔一个多月之后,记者再次来到事发的麻涌镇中交四航局一厂区附近。该厂区地处麻涌码头附近,周边既有船舶公司,又有类似制造桥梁构件的交通公司。这些公司在生产的过程中需要用到大型起吊设备,吊机、龙门架等机器比较多。有厂区的工人就告诉记者,在“4.13”事故发生后,公司对厂区里的设备又重新检查了好几遍,并且有的还重新进行了加固,“彻底杜绝大型机器设备底下住人的情况。”
 
  6月16日,记者又一次进到麻涌镇中交四航局一厂区。记者看到,提醒“安全生产”的标语随处可见。相比周边的其他厂区,中交四航局的厂区比较安静,只有少数的工人在不远处进行焊接等加固工作,倒下的龙门架以及压塌的活动板房早已被清理走,成了空地。厂区内还有好几个龙门架,但离办公与住宿区最近的龙门架也有将近百米远。
 
  B 石排:
 
  村居旁废品收购站
 
  易燃物乱堆隐患大
 
  一边是堆放了大量易燃废品的废品存放点,一边是紧邻的村民楼和工厂厂房,相互仅一墙之隔,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这险象四伏的现场,就真实地存在于石排镇庙边王沙迳村石文前路。石排镇庙边王沙迳村石文前路段,忠昊服饰内衣有限公司旁边有个废品存放点,大量泡沫箱、海绵、旧棉被等易燃物堆放到一起,而存放点附近也随处可见垃圾,村民反映还有人经常在空地上焚烧垃圾弄得乌烟瘴气。据村民王先生介绍:“这些垃圾中有一些是木板或者废弃的建筑材料,经常会看到钉子,谁敢从上面过?有的时候风大,钉子还会到处滚动,经常出现轮胎被扎破的情况”。
 
  走访:临时废品站紧挨工厂和村民房子
 
  记者看到,该废品存放点的空地上堆积着大量泡沫箱,海绵,旧棉被等易燃物品,里面有几名工人正在将这些废品进行分类,不时有一些小三轮车在这里进出,将收来的废品运进去,再将分类好的垃圾运出来。
 
 
  村民介绍,这些都是从市场捡来的废弃泡沫箱,这些泡沫箱等塑料制品多由聚苯乙烯等易燃材质制成,遇火后极易在短时间内燃烧。记者还发现与废品收购站相邻的是一家工厂和部分村民的自建房。这些易燃的泡沫箱,海绵随意堆在空地上,在他们居住的房间内也存放了大量废品,居住者破旧的屋子里部分电线随意拉,有些甚至裸露,一旦出现电线短路,这些可燃物将迅速被点燃。“夏季本来天气就炎热,泡沫箱一遇火就能着起来,我们住在楼上以及附近的居民感觉这是安全隐患,非常担心。”村民王先生认为,如果大量的箱子点燃后果不堪设想。村民陈小姐称,这个废品存放点在这里已经很久了,一直都没有人进行处理,而且还有日渐增加的趋势。
 
  C常平桥沥:常有人趁夜偷倒易燃垃圾
 
  常平镇桥沥北门村与大朗镇和黄江镇相接,在村民仅留的几块农保地上,有人偷偷在山边违建,还有人偷偷趁夜偷倒生活垃圾。按照当地村民的说法,他们已经向相关部门投诉了很多次,他们除了简单处理一下建在山边的违章建筑外,那些偷倒生活垃圾的问题一直没有解决。村民不只是担心村的环境受到污染,最担心的是引起火灾。一旦起火,周边的工厂和民房都可能遭殃。
 
  走访:木板房依山而建 还有人偷倒垃圾
 
  记者在村民的指引下,找到了位于桥沥北门村的那个安全隐患地带。山边正在建一栋大厂房,几栋供工人居住的木板房依山而建。板房背后的山体已经裸露。一旦发生山体滑坡,这些板房可能一下子就被吞噬。除了几栋依山而建的建筑板房外,还有外地人在山边搭建工棚。这些满是污垢的工棚相比建筑工地的板房,更加弱小,一旦发生事故,根本无法逃。村民说,政府部门以前来过,也拆了部分依山而建的危险建筑。但都是象征性的做做样子,周边还是有不少类似的建筑。政府相关部门更多考虑的是在农保地上违建,没有想过这些建筑存在的安全隐患。
 
  存在的山体滑坡的安全问题并非村民最反感的事情,他们最反感的是有人晚上偷偷来这里倒易燃垃圾。之前在这里已经发生过这些垃圾引发的小火灾,因为火灾当时没有造成大事故,所以大家都不当一回事。村委会也在旁边立了一个警示牌,禁止在此地偷倒垃圾。村民说,那些人都是晚上来倒的,根本不怕这些警示牌。记者沿着路走访,沿路堆放着制造汽车座椅的海绵和皮革,都是一些易燃物品。有些直接就倒在山边。“这些东西一旦起火,那整个山都起火了,”村民们表示,已经多次向相关部门反映,但都没有结果。
 
  D 中堂:牛仔服小作坊 仍有易燃物品堆放
 
  2015年8月26日凌晨,中堂江南社区工业东区中心路,一自建房内的制衣作坊发生火灾,事故造成作坊主和9岁的长子死亡,其妻与幼子受伤。事后,当地消防部门查明,该作坊从事牛仔布加工,作坊内堆放了大量成捆的布料,而作坊主一家平时就在作坊里的临时住所过夜。火灾发生后,产生大量的浓烟,并最终导致悲剧的发生。
 
  江南社区辖区面积只有0 .8多平方公里,却是有名的牛仔服来料加工重地,因为靠近广州新塘这个中国牛仔裤名镇的多个大型牛仔裤批发市场,这个只有2000多本地人口的小社区,却涌进超过2万人的外来人口,这些外来人口绝大部分均与牛仔服加工有关,这也让江南社区成了东莞牛仔裤最为集中的一个社区。
 
  走访:部分小作坊看不到消防器材
 
  据当地人介绍,像发生火灾的作坊光在江南社区就有千余家。租个厂房,添置一些机械设备,再雇上十几名工人,有订单就可以马上开工。而在去年的走访中记者发现,这些作坊的生产车间、仓库和宿舍同处于一幢厂房内,生产加工的大多是纺织、服装类产品且耐火等级低,厂房内电线乱搭、大量易燃物品随处堆放,甚至连疏散通道都被堵,作坊场所内设置厨房、住宿等情况都较为普遍,存在不少的火灾安全隐患。6月5日,记者来到中堂镇江南社区,在去年发生火灾的工业东区中心路上,两边楼房林立,均是四五层楼的建筑。外面的招牌多是与牛仔衣、牛仔裤有关的制衣厂的名字。去年的火灾并没有让街道上的制衣“小作坊”减少多少。记者就可以看到,这些“小作坊”的一楼依然是电线乱搭、大量易燃物品随处堆放,甚至将工人埋没。有些“小作坊”摆放了灭火器等少量的消防器材,而有些则看不到任何的消防器材。
 
  值得肯定的是,沿着江南社区工业东区中心路两旁的“小作坊”里大多是没有住人。记者沿街看到,二、三楼均是摆放缝纫机的车间,基本上没有住人的房间。“去年这里发生过火灾,就是因为住了人,才有了死伤。”一家作坊老板还记得这起悲剧。在中心路主街上,沿途都可以看到消防部门挂出的“消防安全预防为主”的标语。但记者走到里面的内街,还依然可以看到一楼是车间,二楼是住房的情况,消防安全隐患依然存在。
 
  在6月15日,东莞市召开的全市火灾隐患重点地区整治工作会议上,东莞市消防部门宣布,共有4个镇街、102个村(社区)列入挂牌督办整治对象,其中就包括中堂镇以及该镇的江南社区。而据东莞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杨东来介绍,中堂镇之所以纳入挂牌督办整治的对象,原因就在于中堂江南去年发生的这起导致死伤各2人的“小作坊”火灾。
 
  E常平朗贝:废弃垃圾易燃物 堆放在石油气库后方
 
  2013年5月29日上午,常平镇朗贝村一个专门回收塑料塑胶制品的废品站发生火灾,没有造成人员伤亡。起火的是一家废品回收站,与常平石油气公司、朗贝加油站相距均不到1公里。当时消防官兵经过近4个小时抢险,才将明火扑灭。事发后,常平镇政府召开了安全生产会议,对常平全镇的消防隐患进行了查处。
 
  走访:易燃塑料+干燥草丛 易致火灾
 
  事隔3年后,昔日被大火吞噬的地方又恢复了原状。记者近日回访现场发现,通往这个安全隐患点的道路依然非常狭小,一旦发生火灾,消防车依然很难进入。简易工棚门前堆放着一些废旧塑料,还有一些皮革和烂床垫。收废品的人聚集而居,旁边还有一个小型的废旧塑料加工厂。相对于3年前,这里确实没有了以往密集的工棚,大家分散而居。他们将从外面收回来的废旧易燃物品都堆放在上面,除了这些易燃塑料还有杂乱的草丛,干燥的草加上易燃塑料,极易引发火灾。
 
  工棚还连接着周边的厂房和油库,大火蔓延到这里,这才是附近住户最为担心的。为何出过事的地方,还有人不记心?记者走访中了解到,附近住户对这个火灾隐患点的“重生”,显得非常不爽。可又不知道该怎么办,只有提着胆过日子。(来源:南方网)
 
 
上一篇:水库周边警示牌仍无法阻止野泳和捕捞
下一篇:松山湖学生怕夜行 石碣危房邻里忧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