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象

2016“千人计划”专家东莞行活动吸引160多人参加

 
  2016“千人计划”专家东莞行活动吸引160多人参加
 
  6月25日-26日,2016“千人计划”专家东莞行活动在松山湖高新区举行,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东莞企业代表、风投机构等共计160多人参加了本次活动,其中包括远道而来的28名“千人计划”专家及高层次人才。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白涛出席活动。
 
  本次活动,这些“千人计划”专家均带着项目而来,他们被松山湖(生态园)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所吸引,多数有意向来园区进行创业,将自己的项目在这里实现产业化。
 
  搭建创新创业合作对接平台
 
  本次“千人计划”专家东莞行活动旨在打造务实的创新创业合作对接平台,协助创新创业团队与东莞相关企业和园区开展业务合作,进行资源对接。活动由市人才办、松山湖(生态园)管委会、东莞理工学院主办,市人力资源局、科技局、经信局、金融局协办。
 
  松山湖(生态园)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活动共吸引了近30名“千人计划”专家及高层次人才参加,这些高层次人才均是带着项目而来,项目落户和产业对接意愿强烈。
 
  为期2天的东莞行活动,安排了东莞创新创业环境推介会、松山湖(生态园)及东莞理工学院参观考察、高端人才项目路演对接会、企业实地考察等环节,以求让项目落户和产业对接取得实效。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主办方还为每位“千人计划”专家安排了“经纪人”,同时邀请了多家创投机构参加,深入开展一对一项目对接。不少专家表示,通过本次活动,对东莞的创新创业环境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并表达了来这里创新创业的意愿。
 
  东莞已拥有“千人计划”专家26名
 
  白涛在致辞中指出,目前,东莞拥有数百万生产技能熟练的现代产业工人,共有7.5万名高层次人才在东莞创新创业,其中中央“千人计划”专家26名,省市创新科研团队44个,省市创新创业领军人才44名,高层次人才总量位居全省前列。
 
  白涛表示,在推动发展的过程中,东莞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大力实施“人才东莞”战略,连续5年每年投入10亿元打造人才型城市,并密集出台了特色人才特殊政策等近40项制度措施。
 
  白涛指出,东莞逐步建立完善了各类创新平台,形成了松山湖大学创新城、台湾高科技园、中国散裂中子源等重大园区平台,与国内著名大学合作建成了北京大学东莞光电研究院、清华东莞创新中心、广东华中科技大学制造工程研究院等31家新型研发机构,建立300多家工程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科研平台。
 
  在城市生活配套和公共服务供给方面,东莞也在努力突破制度障碍,切实解决高层次人才医疗、入户以及子女入学等实际问题,不断增强人才的归属感和集聚效应。
 
  白涛向参加此次活动的“千人计划”专家和其他高层次人才发出了邀请,力邀他们到东莞投资兴业、发挥才智、共谋发展。
 
  高层次人才现身说法
 
  天天向上董事长吴天根:
 
  在松山湖创业是天时地利人和
 
  在活动现场,东莞天天向上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天根走上前台,向台下的 “千人计划”专家讲述起自己在松山湖的创业故事。
 
  吴天根是美国哈佛大学医学博士后,麻省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博士,长期专注于生物可降解材料及其应用,特别是心血管器械领域的研究。2010年入选东莞市创新创业领军人才。2011年10月,吴天根在松山湖创办了东莞天天向上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生物可吸收药物释放血管支架、主动脉反搏球囊导管及冠脉成形术扩张球囊导管等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
 
  在松山湖创业5年的时间,吴天根曾遇到过几次瓶颈,但在松山湖(生态园)管委会的协调和帮助下,均顺利渡过难关。现在,天天向上已逐步走向了正轨,今年,其研发的产品已经进入试验阶段。
 
  吴天根以自己的切身经历向台下的“千人计划”专家说:“这里不仅有优美的生态环境,还有给力的政策、务实的政府、丰富的资金、完整的产业链,我觉得在松山湖创业,符合天时、地利、人和的所有条件。”在活动现场,吴天根向台下的“千人计划”专家发出了邀请,希望他们考虑到松山湖来创业。
 
  延伸阅读
 
  多数与会“千人计划”专家有意来松山湖创业
 
  虚拟现实芯片、遥感云服务平台、半导体激光器、3D行为识别机器人……这次参加活动的近30位高层次人才,均是带着“高大上”的研发项目而来。在考察了松山湖的创新创业环境后,多数“千人计划”专家表示有意向来园区创业,将自己的项目在这里实现产业化。
 
  国家首批“千人计划”专家陈峰是第二次来东莞了,5年后,当他重新来到东莞后,感受到了这里今非昔比的创新创业环境。“来到松山湖,首先被这里的美丽景色吸引,觉得在这里创业会很幸福。”陈峰说。
 
  陈峰一直致力于虚拟现实(VR)关键芯片组的研发及产业化,瞄准的可以说是时下最热门的行业之一,其目前正在安徽创业。在参观了解了松山湖的创新创业环境之后,陈峰表达希望能将项目落户在此的意愿,“希望将研发总部放在这边,后续还将继续与松山湖(生态园)管委会进行对接。”
 
  刘利平是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目前在深圳创业,主要研发的是创新型耳鼻喉科医疗器械。刘利平说,这个还处于种子期的项目,目前也遇到了一些瓶颈。刘利平也明确表达了想要来松山湖创业的意愿,她希望能在这里让自己的研发成果顺利实现产业化。
 
  相关链接
 
  松山湖今年将出台
 
  支持力度更大的人才系列政策
 
  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创业者踏上松山湖这片热土,在这里开启自己的创业之旅。活动上,松山湖(生态园)管委会副主任卓庆对松山湖创新创业环境做了推介。
 
  卓庆介绍,园区现有中小型科技企业600家,107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家上市企业,14家市上市后备企业,17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园区现有省市创新团队26个、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22名、省领军人才2个、市创新创业领军人才37名。
 
  在创新创业载体方面,园区现有4家国家级孵化器,松山湖建设科技载体在孵企业超过600家,孵化面积超100万平方米,至2017年底将增加至300万平方米。
 
  研发机构方面,园区现有24个新型研发机构、3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3个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个国家级国际创新、10个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以及3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中心、实验室)。
 
  为了拓宽创业者的融资渠道,园区累计设立了5个引导基金,引进金融服务机构50多家,其中银行10家(其中科技支行3家),股权投资及投资管理公司37家。
 
  对于现场“千人计划”专家最为关注的创新创业扶持政策,卓庆介绍,每年,东莞市给予20亿元“科技东莞”、10亿元“人才东莞”资助,园区最高给予1:1配套资助。
 
  今年初,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支持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若干意见》。另外,园区还出台了《松山湖(生态园)加快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行动计划》、《松山湖(生态园)加快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企业专项行动计划》及《松山湖(生态园)创新创业大赛工作方案》等三个科技创新政策。
 
  卓庆介绍,园区正在积极研究自主创新示范区先行先试政策。正在市人才办的牵头下,起草松山湖创建省级人才发展改革试验区建设方案,计划10月前形成实施方案,届时将有覆盖面更广、支持力度更大的系列政策出台。(来源:东莞日报)
 
 
上一篇: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平台App项目预计8月底前试运行
下一篇:推动东莞产业转型升级的先锋——张国军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