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象

今年“双创周”主题是“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


  今年“双创周”主题是“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
 
  2016“中国双创周”将在10月12日至18日举行,今年的主题是“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各种“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创新固然是新经济的一部分,然而随着全球创新的深入,真正有颠覆性意义和强劲生命力的“新经济”和“新动能”,将越来越多地转移到智能装备、无人机等制造产业,形而有物地改变我们的生活。
 
  再好的创意都要通过制造产能来实现,东莞恰恰是最具备“制造”条件的城市。东莞的制造型企业也在以扎实的国际合作基础、丰沛的产能,虚位以待与全世界的“创能”连通,让“创意”改变人们的生活。
 
  A日本澡堂里得来启示,防水手机结构件打开市场
 
  说到“新动能”,东莞今年尝到了甜头。世界前五的智能手机有三个品牌在东莞生产,上半年智能手机出货量增长69 .19%,成为拉动G D P的强劲力量。要是把手机品牌背后的整个产业链算进去,苹果、三星也有许多零部件在东莞生产,东莞基本可以实现智能手机产业全制造。
 
  其中,一个重要的代工企业就是本地上市公司劲胜精密。他们与外国企业的合作始于2008年经济危机之后。当时,东莞粗放型的来料加工工业方式难以持续,劲胜幸运地找到新的合作伙伴,为韩国三星手机做配件。
 
  “劲胜与三星的合作,其实从2007年就开始,”东莞劲胜精密组件股份有限公司的研发总监王长明介绍说,三星手机当时在结构性镀膜技术方面一直找不到满意的效果,在韩国、中国找了许多代工企业都搞不定,最后与劲胜对接,“不到15天,劲胜将样板做出来送去韩国,解决了三星的需求。”此后,三星高层集体前来劲胜考察,双方的合作从“单一结构”的技术合作,导入更大范围的全面合作。到2011年时,双方合作的范围和区域越来越广,三星手机近60%的需求订单都下给劲胜。
 
  从韩国三星开始,劲胜与国际市场接轨的步伐加快,客户陆续开拓至日本的夏普、京瓷,台湾地区的T CL等。王长明认为,能在国际市场上与众多顶尖品牌的客户合作,除了劲胜公司高层坚持以客户为主的理念外,更重要的是,劲胜建立了“同步研发体系”,在材料、研发、技术、模式等领域,为客户引导创新,还及时结合市场的终端需求去驱动技术的创新,让客户保持市场的新鲜感。
 
  2011年,三星还未推出防水功能的智能手机。劲胜的工作人员前往日本调研市场时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日本人使用的手机,70%-80%的都属防水型。后来一了解,原来是日本人喜欢泡澡,加上澡堂潮湿、气候因素等影响,带手机入内时都不想被水蒸气浸入,因此普遍喜欢用防水型手机,”王长明表示,获知这一消息后,劲胜迅速在手机配件的领域加入防水功能的结构件技术。果然,随后的两三年内,日韩等地的三星、夏普、京瓷等品牌手机均纷纷推出防水型手机,市场销路一下子打开。
 
  据行业评估,劲胜精密公司产能规模和综合实力位居手机结构件行业前三名,主要客户包括华为、中兴、T C L、O PPO、金立、三星、夏普、京瓷等,产品在全球手机结构件市场占有率达15%以上。
 
  B挤掉德国公司订单年年激增,环保产品吸尘率达到95%-99%
 
  劲胜走到市场终端、了解源头真正需求的做法,深受汇乐环保董事长林卫波所认可。
 
  在别人都呼号“凛冬将至”的时候,汇乐签下的订单(包括意向订单)几乎是在按50%的比例逐年递增,最高可达到近70%,现在的订单数量已经排到明年。林卫波还可以很自豪地说:“我们工业吸尘器产品基本保持47%的毛利率。”
 
  汇乐环保成立于2007年,是长安镇的一家民营科技企业,所从事的工业吸尘器听起来是个细分行业,对于企业生产尤为重要。例如一指来宽的手机电板上,分布着数以万计的电子元器件,可以想象一下一颗灰尘对整个电板的印象有多致命?而我们平时喝的牛奶、果汁,最常用的包装利乐无菌砖,对生产车间的粉尘控制,更是达到严苛的级别。
 
  “瑞典利乐给予我们的技术考验,整整持续了12个月。”林卫波说,其实早在2008年,汇乐研发出利用大气压反吹技术的工业吸尘器,可以有效吸收车间95%以上的粉尘,已经高于许多同类产品的标准,但汇乐对此的要求更高,希望能够更为接近“无尘”,主要是震动频率、噪音、整体机械的结构,要达到欧盟的常规要求,需要合作的企业不断测试。
 
  作为国际液态奶包装行业的龙头企业,瑞典利乐是世界上牛奶、果汁、饮料和许多企业产品包装系统的大型供应商,也是国内蒙牛、伊利等知名品牌的供应商,拿下利乐就等于拿下欧盟的“敲门砖”。
 
  用林卫波的话说,“经过无数次的改良”,汇乐公司研发出最新的改进技术达到了利乐的要求,吸尘器的净化率进一步提高:“吸尘率要视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吸什么样的粉尘而定。汇乐现在的技术水平,一般可以达到95%至99%之间。”
 
  凭借着接近“无尘”的标准,汇乐最终与这一国际巨头达成合作。很快吸尘器行内都知道,中国东莞一家名为“汇乐”年轻的环保公司,凭借过硬的产品品质,打败了同领域的德国产品,拿下了液态牛奶包装瑞典利乐公司的订单。
 
  “制造不一定要大而全,只要能够做到小而专,类似利乐做好无菌砖、Y K K做好拉链,我们做好高性能的吸尘器,别人做95%,我们能不能做到99%甚至更高,能做到就足够了。”林卫波说,汇乐是该行业在中国获得欧盟防爆认证“T U V”的唯一企业,国际市场的成功,也为产品在国内高端客户市场打开销路,之后拿到制造飞机、高铁等国内顶尖水平的企业订单。
 
  时至今日,汇乐的高端客户名单逐年增加,且均是分布在各行业的龙头企业,为大族激光、中航精机、LG、远大科技集团、宝马等生产线服务。在东莞这个制造业重镇,雀巢收购徐福记之后一口气在公司订了一大批工业吸尘器,为麦当劳提供面包的嘉顿,按照合约必须维护生产环境,也购买了他们的机器……
 
  这也是东莞的制造业遇到的一个难题,就是目前的检验检测机构跟欧盟等国际最高的标准有一定的落差,所以会造成表面上检验出来的东西看似已经合格了,但在国外企业的眼中还是需要重新再检验一次。
 
  ———汇乐环保董事长林卫波谈市场碰撞 
 
  焦点
 
  莞企求变 订单只是开始
 
  就在跟德国企业PK、对瑞典利乐提出的技术考验不断“冲关”的时候,汇乐环保的产品也与国际技术不断进行碰撞,技术达到新的水平。
 
  国内的工业吸尘器都是学习国外的技术起家的,到了一定的阶段,某些方面超越国外企业的时候,研发的需求更强。“这也是东莞的制造业遇到的一个难题,就是目前的检验检测机构跟欧盟等国际最高的标准有一定的落差,所以会造成———表面上检验出来的东西看似已经合格了,但在国外企业的眼中还是需要重新再检验一次。”林卫波说,他们只有在不断地通过市场进行碰撞,以国际的标准要求自己,同时引进国际的创新力量,才能更好地打入国际市场。
 
  早在2014年,劲胜精密就启动建设首个手机金属精密结构件制造车间,可该项目在启动近半年时间后,仍迟迟未能满足客户的交货要求。年轻的高管曹豪杰临危受命,夜以继日地守候在车间攻坚。最终,他与团队交付的手机金属精密结构件制造车间,不仅实现了自动化流水作业,用机械手替代大部分人工,大大减少了原有的用人需求;还节省下数百万元花费,自主研发了一套基于APP的智能生产远程控制软件系统,可以实时监控车间的生产情况,大幅提升了产品的一次合格率和生产管理效率。根据当时的预测,劲胜整个项目正式投入运行后,生产效率提高20%,运营成本降低20%,产品研发周期缩短30%,不良率降低30%。
 
  对接国际市场,不但是对接行业领先的技术,更是拓宽市场领域的格局视野。林卫波和王长明在受访时均表示,汇乐与劲胜在国际市场的主动对接,是如今企业能拥有领先同行技术创新的重要因素,“通过技术创新,为客户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让客户不但对你产生信任感,还会产生合作依赖。”即使今后面对更多的市场变化,也能始终在行业中保持足够竞争力。
 
  长安创新中心 优质产能等待国际创客
 
  “技术创新,很多时候需要打破企业的‘ 研发内循环’,就是不再‘闭门求索’,而是走出去寻求国际创新资源给自身带来突破。”天时国际创业实验室CEO林涛介绍,近年来,为进一步加快五金模具产业转型升级,东莞长安鼓励企业扩大对外开放,走国际化发展道路。长安镇委镇政府加强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德国柏林工业大学等知名高校的合作。
 
  今年8月,长安镇政府、天时国际创业实验室、东莞机电工程学校与广东隆凯股份公司联合创立的国际开放式创新平台———长安天时国际快速成型创新中心正式启动,其中一个方面就是给企业寻求国际“创能”的帮助。
 
  与此同时,智能手机市场也早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苹果、三星不再“一家独大”,华为、OPPO、vivo强势崛起,智能手机市场的江湖格局重新划分。
 
  今年5月,劲胜精密2015年年度股东大会上透露,受公司一大客户将产能从中国转往越南的影响,去年全年劲胜精密整体塑胶结构件加工设备开工率平均仅及40%,公司部分产能被闲置,这也影响了公司去年营收及净利润。
 
  在这样的情况下,劲胜精密一方面继续拓展国际市场,与更多有影响力的品牌合作,另一方面练好“内功”,提高产能质量。
 
  王长明介绍,在对接国际市场方面,企业开始从规模产能、资源整合、技术创新、反应速度等领域,给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比如劲胜的产品服务不止于智能手机方面,现在,公司消费电子产品精密结构件业务已从上市初期单一的精密模具、塑胶精密结构件,逐步拓展为集精密模具、塑胶、玻璃、粉末冶金、金属精密结构件一体化、模组化精密结构件技术解决方案。”此外,在智能制造中发现机遇后,劲胜精密基于公司示范点的推广应用切入智能装备领域,并耗资24亿收购了上游数控机床企业创世纪,全面进军智能化领域。
 
  劲胜精密有研发实力也有足够产能,期待和更多国际优秀品牌和项目合作。
 
  长安天时国际快速成型创新中心,则是长安镇建设开放式创新体系的重要举措,将遵循闲置产能创业要素化、产业资本创投化、企业创新外部化三大路径,通过对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等国内外知名院校,以共享经济和悬赏外包模式,促进国际创新创业者与中国制造业的开放式创新合作,现已开始和东莞乃至整个珠三角地区的企业开展合作,积极推进供给侧改革、破解产能过剩。
 
  以长安镇联合多部门、企业创立天时国际快速成型创新中心为契机,汇乐环保董事长林卫波认为,国际市场的终端市场信息源及行业的大视野,会对企业的发展起到关键性作用,只有走到国际市场的源头替客户解决最深层次的需求,才能保持最强劲的竞争优势,让客户产生合作依赖性,从而保持行业的领先地位。目前,汇乐环保已陆续在全球各地开展与各国企业的国际合作,公司在美国的项目即将启动,未来还将陆续在墨西哥等国家和地区启动更多合作项目。
 
  专访
 
  长安镇党委委员叶庆祥:
 
  “我们正尝试把闲置产能以较低成本提供给创新创业者”
 
  记者:近年来长安的发展令人注目。长安在转型升级过程中也会存在企业产能过剩的情况,具体做过哪些转型尝试?
 
  叶庆祥:制造业是长安发展的根基、特色和优势所在。2015年工业总产值1303.6亿元,其中规上电子信息产值达到924.2亿元,规上机械五金模具产值175.1亿元,两大主导产业占工业总产值的84%。尤其是以O PPO、vivo为代表的智能手机制造业迅速发展,O PPO、vivo出货量位居全球第三,长安成为名副其实的智能手机制造第一镇。
 
  现阶段,长安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出现产能更替现象。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看,一是从产业层面来看,电子信息产业,特别是智能手机产业出现产能快速扩张;另外,传统产业出现增速放慢问题。二是从企业层面来看,一些企业,比如O PPO和vivo快速发展,出现产能不足问题,其他企业厂房一空出来将给抢租;但一些企业则出现订单不足,产能过剩问题。
 
  对于产能扩张的产业和企业,我们政府除了为企业扩张做好服务外,同时是利用好产能扩张,加快培育产业链“微笑曲线”两端环节。对于产能过剩的产业和企业,我们目前正尝试把闲置的产能进行盘整,以较低的成本提供给创新创业者,以产能孵化出新产业、新业态。
 
  记者:长安提出建设珠三角创新创业产能孵化中心,具体来说是怎么做的呢?
 
  叶庆祥:一是扩张产能孵化模式。目前,步步高O PPO、vivo、小天才三个全球研发总部相继落户长安,并投入约30亿元在长安建设占地900亩的生产基地。这些龙头带动了上下游产业链的发展,孵化了以智能手机为核心的电子信息全产业链,今年上半年,7家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企业收入50.5亿元,增长达485.6%。
 
  二是闲置产能孵化模式。制造业进入到转型升级的关键期,个别行业出现了产能过剩,或者说是闲置产能。长安电子信息、五金模具产业也不例外。但闲置产能不可能直接转化为生产力,要对闲置产能再利用,就需要对其进行整合甚至是共享,从而激发活力。
 
  那么如何建立共享或者整合机制?位于长安的隆凯公司给我们找到了一条出路。广东隆凯原为一家传统模具制造企业,在2014年面临困境时主动转型,组建“联合工厂”实现对102家模具企业的聚合发展,通过打造财务管理、物业管理、项目管理、供应链管理、大数据、研发共享、创客创业、文化传播等八大平台,构建了模具全产业链生态系统,使中小企业共享资金、信息、管理等服务,形成抱团发展新格局,不仅有效改变了隆凯公司的经营困境,也为长安模具行业转型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
 
  从隆凯的转型之路,我们可以看到,整合闲置产能,并有效对接创新创业资源,构建闲置产能和创新孵化资源的分享机制,将会孵化出新的模式和新的产业。
 
  记者:“互联网+”的兴起,让市场和资本都流向许多“轻量化”的产业,如商业模式的整合、金融等。制造业因为投资大、周期长,而显得“笨重”。这导致了产能的创新和升级,与时下的创新创业热潮分离,有的地方出现制造业空心化。您认为应该如何正视制造业的价值?制造业现在面临的桎梏有哪些?如何突破?
 
  叶庆祥:从国际金融危机后的产业转型开始,我们一直是通过产能孵化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互联网+”的兴起,本身就是一种产能孵化模式。对于制造业产能的孵化来说,一个是在市场环节,一个是在工艺环节,还有一个在产品环节。在制造业创新创业领域,长安镇整合闲置制造产能,推进闲置产能创业要素化,即通过共享经济模式,转变当前空间孵化恶性竞争的现状,引领产能孵化的新趋势,从而活化制造业产能,探索形成适合孵化新的制造业模式。这是长安在产能孵化方面实践的方向。
 
  记者:东莞“双创周”系列活动将在长安举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柏林工大和北京大学、香港大学等创新资源开始向长安聚拢。在企业产能与国际创客链接方面,长安企业对创新资源的需求有多大?长安以后将在产业的国际合作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叶庆祥:关起门来搞创新是不可能的,创新要素将实现全球化组合。不仅长安,放眼整个东莞来讲,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使得东莞或者长安都缺乏高校院所等创新源头,科技创新的资源要素比较紧缺。
 
  相对来说,长安的产业还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中低端,加工贸易企业仍占大多数,作为两大特色支柱产业的电子信息和五金模具,仍以组装和低端零部件的配套生产为主,处在全球产业链的底部,研发、设计和品牌建设投入不够,发展后劲不足,生产性服务业还比较薄弱。企业对科技创新的需求巨大。
 
  长安的创新中心,致力打造珠三角最具综合成本优势的开放式创新创业基地。以制造产能合作和国际创新创业为特色,全面构建开放式创新创业体系。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香港大学等知名院校合作,搭建国际创新创业创客与东莞制造产能的对接平台,突出构建全要素、低成本的双创服务体系,推动长安乃至东莞制造在更高层次上嵌入全球产业创新链条,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发展。(来源:南方网 )
 
上一篇:东莞将利用调研成果破解发展难题
下一篇:东莞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大调研成果全扫描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