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粤科技工作者东莞研修 聚焦数智赋能新质生产力

  7月14日至18日,2025年广东科技工作者国情省情研修交流活动在东莞举行。来自省级及地市科协、科技企业、高校与科研院所的40余名科技工作者,围绕"数智赋能·新质生产造未来"主题展开深度研讨。活动通过专题教学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形式,聚焦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及新质生产力发展前沿,为科技创新搭建高水平交流平台。
 
  专题学习环节呈现前沿学术观点。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余艾冰作《流程工业智能化:颗粒体系仿真与模拟》报告,系统阐述颗粒数字模型在工业场景的应用价值,强调计算颗粒技术的产业化是长期系统工程。他指出:"校企协同是打通科研到应用的关键路径。"加拿大工程院院士杨春生在《第三次AI浪潮与新质生产力》报告中提出:以大模型为基础的生成式AI仅是序幕,真正的技术革命将以"情景自适应"为核心,推动AI从娱乐工具向行业赋能引擎转型。两位院士的论述为产学研融合指明实践方向。
 
  研修期间,科技工作者实地探访东莞创新载体。参访团先后考察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全球算力中心、华为欧洲小镇研发基地,深入了解消费电子领域技术布局;在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散裂中子源大科学装置现场,研讨尖端材料研发进展;走访XbotPark机器人基地、东莞理工学院,观察机器人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模式。结合太平手袋厂工业遗存、海战博物馆历史场景及中国沉香文化博物馆传统工艺,参访者系统感知科技赋能传统产业升级的实践路径。
 
  本次研修活动强化了科技工作者对广东产业升级战略的认知。通过五天的学术碰撞与实地验证,与会者正深化对"人工智能驱动新质生产力"的理解,为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注入新动能。活动持续发挥平台效应,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上一篇:雨夜抢修保供电,53岁"三件套"电工托起常虎高速脊梁
下一篇:没有了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