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中国散裂中子源二期首栋建筑完工 推动粤港澳科研创新


 
  7月29日,中国散裂中子源二期工程迎来重大进展,由广东建工集团承建的首栋建筑单体——放射性固体废物暂存厅顺利提前完工。这一里程碑事件为后续精密设备安装和系统联调奠定坚实基础,标志着国家“十四五”规划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稳步推进。中国散裂中子源位于广东省东莞市,被誉为“超级显微镜”,2018年8月23日通过国家验收后,已成为科研关键平台。2024年1月9日,二期工程正式启动,计划建设11台中子谱仪和实验终端,包括国内首台缪子实验终端和高能质子实验终端,建成后将显著提升中子散射应用的覆盖范围和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为解决国家重大科学问题和产业升级提供科技利器。
 
  二期建安工程作为广东省和东莞市重点建设项目,涉及新建直线设备楼(二期)、直线低温厅、实验支撑设备楼、背散射谱仪实验站、放射性固体废物暂存厅及高能质子实验厅五栋单体。工程于2024年7月开工,计划2026年8月竣工,旨在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原始创新能力,与其他大科学装置形成集群优势。施工面临严峻挑战:新建建筑需与一期贴建、横跨及地下接驳,同时保障一期科研“零中断”,高精尖要求增加了屏蔽混凝土施工、刚性防水体系及高精度工艺预埋件等难度。项目团队通过提前规划、优化部署和专项攻关,成功克服交叉安全管理和工艺难题。例如,放射性固体废物暂存厅专为存放放射性材料设计,团队从混凝土防护厚度、沉降控制和防水体系入手,确保建筑的防护性和稳定性,为国际顶尖实验设施量身打造空间。
 
  目前,工程各项节点按计划推进,项目团队正通过倒排工期和优化资源投入,全力保障8月底背散射谱仪实验站完工及年底全面主体封顶目标。未来,二期建成后将为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发展和产业升级贡献核心力量。
 
上一篇:东莞“芯”科普工程启动 硬科技飞入百姓家
下一篇:茶山防控蚊疾推"三件套" 无人机巡查覆盖4500家企业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