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

莞职院赴揭东调研帮扶 共谋乡村文化与产业振兴

 
 
  2025年10月24日至25日,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创意设计与传媒学院(筹)党总支书记车美娟、商学院(筹)党总支书记张文利率队一行六人,深入揭阳市揭东区埔田镇庵后村、金东岭村及玉湖镇东寮村开展实地调研与对接帮扶工作,正式拉开了新一轮校地协同推进“双百行动”的实践帷幕。此次行动紧扣“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总体部署,聚焦乡村振兴中的文化挖掘、产业提质与品牌塑造等关键环节,通过现场踏勘、座谈交流与多方会商,与驻揭东区“双百行动”工作队、东莞对口帮扶埔田镇工作队以及当地村干部共同谋划发展路径,力求以高校智力资源精准赋能基层发展需求。
 
  在埔田镇庵后村,调研组驻足于承载客家与潮汕建筑交融特色的围龙屋前,细致考察其现存风貌与文化遗存状况。该建筑作为村落历史记忆的重要载体,因年久失修出现墙体斑驳、展示手段陈旧等问题,文化价值尚未充分释放。针对这一现状,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创意设计与传媒学院(筹)联合多方力量,提出“艺术+文化”融合帮扶构想:计划围绕节庆民俗、农耕生活等主题,在围龙屋外墙实施系列墙绘创作,赋予古建新的视觉表达;同时启动《庵后村围龙屋文化剪影绘本》编制工作,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记录村落变迁与人文风情,将静态遗产转化为可感知、可传播的文化符号。该方案意在通过艺术介入激活乡村文化空间,为打造具有历史厚度与现代气息并存的特色文化地标提供支撑。
 
  同日,调研团队转赴以竹笋产业著称的金东岭村,深入“万亩竹林”实地察看竹笋生长环境与采收情况,并走访多家从事笋干、咸笋及酸笋加工的企业,系统了解从种植到深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运行现状。面对产业分散、品牌认知度不高、市场拓展乏力等现实瓶颈,商学院(筹)团队现场回应,将依托学院在电商运营、品牌策划与市场分析方面的专业能力,协助当地梳理竹笋产业发展脉络,制定系统化品牌推广策略,探索“旅游+农业+电商”融合模式,推动产品标准化、品牌化、市场化进程,助力实现产业链延伸与价值链提升,真正把“竹笋之乡”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可持续的经济动能。
 
  次日,调研组抵达玉湖镇东寮村,围绕当地主导产业——优质芋头种植展开专题研讨。在与镇村干部的深入交流中,团队全面掌握了东寮芋头的种植规模、品质特点及当前面临的市场推广难题。基于创意设计与传媒学院(筹)的专业特长,调研组明确提出以打造“东寮芋头”特色IP为核心抓手,通过构建统一品牌形象、优化产品包装设计、挖掘地域文化故事、策划全媒体传播方案等方式,全面提升产品的辨识度与溢价能力。此举不仅旨在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更希望通过品牌化运营反哺乡村建设,形成“一村一品”发展的良性循环。
 
  此次为期两天的调研活动,标志着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在“双百行动”框架下,进一步深化校地合作机制的具体实践。学校充分发挥高校在人才、技术、创意与信息整合方面的综合优势,精准对接地方发展痛点,推动帮扶工作由“输血”向“造血”转变。通过与基层政府、驻村工作队及村集体的多轮互动,校地双方已在文化传承活化、特色产业升级、品牌战略构建等多个维度达成实质性合作意向,为后续项目落地、资源导入和长效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学校将持续跟进各项帮扶举措的实施进展,确保智力支持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乡村振兴成果。
 
上一篇:中堂龙舟模型亮相京城非遗展
下一篇:东莞绘就银龄童趣图景 绘本架起三代情感桥梁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