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龙“莞家代办”跑出项目加速度
——中强电子交地当天领证 政企联动打通审批梗阻
上午10时,石龙镇政务服务中心上演暖心一幕:中强精英电子项目负责人陈明从代办员手中接过还带着油墨温热的《不动产权证书》。就在三小时前,该公司刚在镇土地储备中心完成增资扩产用地移交确认书签署。这意味着东莞首例工业用地"交地即交证"服务模式正式落地。"过去办证要跑规划、税务、不动产三四个窗口,没两个月办不下来。"陈明手指摩挲着证书封皮的金色国徽,"现在从签交地书到拿证只用了半天,新厂房开工至少提前两个月!"

代办团队化身企业"跑腿专员"
项目推进的"时间魔术"背后,是石龙镇"莞家代办"专班的高效运转。三个月前,代办组长林婉清带着服务协议走进中强电子会议室时,企业方还持观望态度。"他们担心代办是花架子,我就把流程图铺满会议桌。"林婉清翻开工作日志展示:签约次日就成立三人服务组,提前梳理出用地规划许可、税费缴纳等7项关键流程,协调不动产登记中心预审材料,税务部门更是提前锁定计税基准。"最费周折的是宗地图测绘。"组员小王回忆,测绘队原排期在半月后,经专班协调改为"随叫随到",暴雨天测绘员穿着雨衣完成野外作业。
这种"超前介入"已成代办服务标准动作。专班建立的"红黄蓝"预警机制实时监控进度——当资料预审环节亮黄灯时,林婉清立即带企业经办人蹲点不动产登记中心,现场修正图纸坐标偏差;税务绿色通道开启后,原本三天的核税流程压缩至两小时办结。
一企一档构建全周期服务链
中强电子的深蓝色档案盒里藏着服务秘诀:从立项批复到竣工验收的27项审批清单,每项都标注着责任部门、材料模板和代办员联系方式。翻到"交地即交证"专项方案页,用荧光笔标亮的"部门并联审批流程图"尤为醒目。"企业只需签一次字,其余由我们'内部跑腿'。"专班负责人展示工作台账:去年成立的代办专班已形成"三级响应机制",普通问题24小时解决,跨部门难题由镇长联席会督办。
这种精细化服务正延伸至全镇重大项目。在专班办公室的电子沙盘上,11个代办项目的进度条实时跳动:某生物医药企业消防验收遇阻时,代办员连夜协调住建专家现场指导;外资项目因文化差异误解政策,专班配备双语专员全程沟通。最让林婉清自豪的是某电子新材料项目:"从签约到投产仅用五个月,比企业预期缩短40%。"
制度创新激活发展新动能
随着中强电子新厂房打下第一根桩基,"莞家代办"的品牌效应开始显现。石龙镇投促中心数据显示,专班成立后工业用地审批平均耗时从102天压缩至68天,上半年新增签约项目数同比增长33%。更深远的影响在于服务理念转变——在近期企业座谈会上,多位投资人提到:"选择石龙,看中的是政府甘当'店小二'的诚意。"
眼下代办专班正将服务向纵深推进:开发"掌上代办"小程序实现进度实时可查,组建企业家顾问团优化流程设计。当中强电子新厂房封顶之日,陈明特意给林婉清送来锦旗,绸缎上"审批破冰者 企业贴心人"的金字,映照着东莞营商环境优化的生动实践。
下一篇:没有了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