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象

横沥“百姓名嘴”竞讲高质量发展

 
——19位草根宣讲员用乡音传递时代强音
  7月15日,横沥镇文化中心礼堂内掌声如潮。第十九期“莞邑百姓宣讲”牛人讲堂以擂台赛形式火热开启,来自村社网格、医院学校、机关单位的19名基层宣讲员同台竞技。没有高深理论堆砌,没有照本宣科——网格员讲述深夜调解的烟火故事,老匠人演示百年草龙舞动时的炽热温度,青年教师将粤剧水袖化作课堂教具。这些沾泥土、带露珠的讲述,让“高质量发展人人都是主角”的主题化作可触可感的现实图景。
 
​  显微镜与画笔间的理论落地​
 
  检验科医生吴洁莹的白大褂还带着消毒水味道。她攥着显微镜照片登上讲台:“从前患者等三天拿报告,现在三小时!这就是医疗高质量发展的温度。”一张张检验单背后的故事串联起横沥医院升级蝶变:深夜急诊室的争分夺秒,新冠检测车上的坚守,智慧医疗系统如何让老人少跑腿。当投影亮出新生儿第一张筛查报告单时,台下观众自发举起手机记录——这个名为《显微镜外的春天》的演讲,让冰冷仪器透出人性暖光。
 
  三排座位外,人社分局陈延颐的PPT正跳动着民生数据:今年解决劳资纠纷237起,追回欠薪超千万。他特意拎出建筑工人老张的案例:“追回欠薪那天,他攥着钱蹲在工地门口哭。我们明白,高质量发展不仅是经济指标,更是老百姓口袋里的踏实。”而中心小学教师张丽婷的讲台变身艺术工坊:一支炭笔勾勒粤剧凤冠霞帔,童声粤韵《帝女花》唱段飘荡全场。“把非遗种进孩子心里,文化传承才有未来。”她展示的学生手绘戏服设计图,引得评委频频颔首。
 
​  草龙舞动中的文明密码​
 
  “七代人手扎草龙,舞的不只是非遗,更是横沥人的精气神!”六旬非遗传承人黄炳炎抖开金灿灿的龙身,稻草清香瞬间弥漫会场。他演示如何用新采的莞草编出龙鳞纹路:“从前舞龙求雨,现在舞的是乡村振兴的盼头。”随着手臂翻飞,草龙在讲台上活了起来,观众仿佛看见元宵节万人空巷的场景。
 
  这场竞赛更创新融入“莞好家风”主题。穿插播放的VCR里,横沥村妇代会主任讲述如何用“孝德积分”化解婆媳矛盾,网格员展示工作日志里记录的邻里互助故事。当家风家训遇见基层治理,理论宣讲迸发双重感染力——评委发现,每当视频里出现本村面孔,相应方阵的掌声总是格外热烈。
 
​  聘书背后的新锐力量​
 
  经过三小时角逐,吴洁莹、张丽婷等6人分获一二三等奖。颁奖环节没有奖杯,取而代之的是红绸封面的聘书:所有获奖者被正式聘为“牛人讲堂”宣讲团成员。“这份聘书比奖金珍贵。”新任宣讲员、95后网格员陈梓豪摩挲着证书烫金字体,“以后进社区宣讲,我的‘网格夜话’更有说服力了。”
 
  作为东莞基层理论宣讲品牌,“牛人讲堂”三年来已孵化126名百姓宣讲员。横沥宣教文体旅办负责人透露,新聘宣讲员将组成“高质量发展轻骑兵”,带着今日打磨成熟的宣讲稿走进车间田头。当最后一位选手捧着聘书与草龙传承人合影时,台下二十位村支书已纷纷举手邀约:“下周就让咱村的榕树头讲堂亮起来!”
 
 
上一篇:松山湖心泵清流 地埋厂底藏绿洲
下一篇:没有了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