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

东莞滨海湾发布人工智能产业新政 九大硬核举措构筑创新生态链

  东莞滨海湾新区正式出台《支持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通过9大领域系统性政策布局,以算力基建、模型研发、场景应用为突破口,设立超2000万元专项扶持资金,全面构建"技术-产业-生态"创新闭环。政策有效期至2027年末,着力打造大湾区AI产业战略高地。
 
  新区斥资建设公共智算中心,配套2000万元算力券补贴,企业租用本地算力资源可获25%费用返还,年度封顶100万元。同步支持制造企业部署边缘计算节点,按市级资助50%比例追加补贴,单企最高50万元。
 
  行业模型创新计划
 
  聚焦垂直领域模型开发,对实现3个以上商业落地的行业大模型,每个奖励50万元,年度累计不超100万元。重点扶持"模型+制造"应用范式,推动智能工厂建设。
 
  数据要素市场化
  
  构建数据要素双轨激励机制:对开放高质量数据集并形成跨企调用的机构最高奖励100万元;培育专业数据服务商,按业务规模给予百万级年度支持。
 
  产业智能升级行动
 
  设立场景应用双通道:遴选10个标杆性行业示范项目,按实际投入10%补贴最高200万元;每年开放政务、医疗、交通等10+公共场景,加速技术商业化验证。
 
  创新生态体系构建
 
  前沿技术攻关配套市级资助50%,单个项目最高500万元;产学研合作补贴20%研发经费,年度上限100万元;开源社区建设实施1:1省级配套,最高800万元。
 
  人才战略实施
 
  实施"金字塔"人才计划:战略科学家团队最高支持3000万元,领军团队500万元,青年创业项目100万元。配套人才安居、子女教育等专项服务,构建完整人才生态。
 
  产业载体建设
 
  认定人工智能特色园区,对达标载体给予50万元启动资金,年度运营奖励最高200万元,加速产业集群化发展。
 
  资本要素激活
 
  创新活动补贴50%经费,单场最高150万元;对获千万级风投的AI企业,按融资额5%给予最高200万元分期奖励,强化产融结合。该政策体系通过"基建筑基-技术攻坚-场景驱动-资本催化"四维联动,凸显滨海湾在智能经济赛道的前瞻布局。其创新性体现在算力券市场化配置、模型商业化验证机制、数据要素流通闭环等制度设计,为湾区AI产业树立政策创新标杆。
上一篇:东莞机器人产业爆发:国产化全链条突破催生千亿智能集群
下一篇:没有了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