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政策力挺滨海湾新区 剑指全球AI产业高地

东莞滨海湾新区正迎来一场人工智能产业的爆发式变革。4月23日,广东省工信厅首次针对新区量身定制《关于支持东莞市滨海湾新区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空前力度的政策支持,直指三大战略目标——打造广东创新发展试验区、全国应用赋能示范区、全球影响力的智能终端产业集聚区。这份文件绝非泛泛而谈的指导性意见,而是从技术攻坚到产业落地、从要素配置到生态构建的全方位作战方案,其野心不仅在于区域发展,更意图重塑广东在通用人工智能领域的全国话语权。
技术突破被置于战略首位。政策直击大模型智能体、具身智能、空地一体化算力等前沿领域,要求构建全链路自研大模型技术体系。值得注意的是,文件罕见地提出"边端侧大模型训练部署"这一硬核方向,意味着滨海湾将挑战传统云端集中式AI的技术范式。在智能终端战场,政策更显露锋芒——支持研发基于原生智能OS的AI手机、可穿戴设备,以及医疗康复、教育辅导等专属模型硬件,这分明是对标硅谷巨头的产业布局。而"组建端侧大模型开源社区"的提法,则暴露出抢占行业标准制定权的深层意图。
产业落地的打法极具侵略性。政策不仅要求壮大专精特新企业梯队,更祭出"建设工业模数空间"的杀手锏——通过融合工业大模型与生产数据,直接在产线边缘侧实现智能决策。在智能制造领域,文件明确点名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等具体行业,并部署工业质检AI平台等基础设施,这种精准到毛细血管的施策方式,彰显出政策制定者对产业痛点的透彻把握。更值得玩味的是对"智能体工作流"的布局,通过革新规划决策、工具调用等原生应用范式,政策实际上正在为下一代人机协作模式铺设赛道。
要素配置的力度堪称奢侈。除了搭建城市算力调度平台实现跨区域资源调配外,政策更要求构建大小模型协同资源池,这种"国家队+市场化"的混合打法在省级政策中实属罕见。数据要素方面更是重拳出击:既建设工业数据资产登记节点,又探索智能终端产业可信数据空间,双轨并行的策略直指数据垄断难题。而50亿元人工智能子基金群的设立,则彻底打破了"政策只给方向不给弹药"的窠臼,显示出真金白银的投入决心。
这场人工智能攻坚战的背后,是省市政府对产业话语权的激烈争夺。政策特别强调"全栈自主可控",要求从芯片研发到业务应用实现全程国产化,其战略防御意味不言自明。在伦理监管方面,文件提出"包容审慎"原则,实则是对创新试错的制度性松绑。而建设灵犀岛核心区、举办全国AI应用技术大赛等举措,则暴露出打造行业影响力制高点的野心。这场由省级力量直接操盘的产业革命,正在将滨海湾新区推向中国AI产业版图的核心战场。
下一篇:东莞豪掷50亿基金群+5000万算力券 打造全球AI智造新极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