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象

全国人大调研组莅莞调研民族工作专题

昨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民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孙大发率领全国人大调研组莅莞,开展城市民族工作专题调研,实地了解少数民族在莞的生活和工作情况。市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黄双福、副主任周楚良会见了调研组;市委常委、东莞军分区政委刘卫芳以及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郭水等陪同调研。

  了解少数民族在莞生活工作情况

  昨日上午,全国人大调研组一行首先来到万江伊斯兰聚礼点调研,孙大发等详细询问了万江伊斯兰聚礼点管委会主任马吾买日穆斯林信徒在莞的生活和工作情况。“我们已经很好地融入了东莞的生活,工作方面也不错。”已经当选为东莞市政协委员的马吾买日说,通过经营拉面馆生意,他现在已经在东莞买车买房,小孩也就读公立学校。

  据悉,全国各地在莞的穆斯林信徒约有1万人,目前全市设有伊斯兰聚礼点8个,基本满足了穆斯林群众过宗教生活的需求。市政府开通穆斯林经营拉面店办证的绿色通道,帮助了5000多名少数民族群众走上脱贫致富道路。2009年至今,也通过另辟通道解决了近200名穆斯林代表人士子女的入学问题。

  随后,调研组来到位于高埗的陆逊眼镜厂。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该厂现有员工8395人,其中少数民族员工800余人,占员工总数的10%。“通过构建人文法制环境、建立少数民族员工的长效联络机制、为各族员工营造温馨‘职工之家’等措施,呈现了和谐稳定的浓厚氛围。”对此,孙大发表示了肯定。

  调研组肯定我市民族工作成效

  市民宗局负责人在座谈会上介绍说,东莞目前少数民族人口40.6万,占总常住人口822万的4.94%。“我市历来高度重视城市民族工作,从2012年起,该工作列入了市委常委分片督导工作范围。”我市通过建立城市民族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涉民族因素矛盾排查机制、处置机制、维稳机制、考核机制、沟通协作以及沟通协商等7大机制,较好地处理了民族工作。

  孙大发肯定了我市城市民族工作,认为东莞在城市民族工作上想了很多办法,总体上保持了各民族群众在莞生产生活的稳定。他认为,一方面,40万少数民族群众为东莞的经济社会建设作出了贡献;另一方面也给东莞的社会管理带来了难度。孙大发希望东莞继续加强对少数民族的服务管理,依法保障各民族群众的合法权益,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上一篇:莞农村综合改革要进一步先行先试
下一篇:售楼处:莞式营销值得惠州学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