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新区开发的机遇与挑战
长安新区开发的机遇与挑战
4月18日,长安新区工程部工地现场一片泥泞。坑坑洼洼的路面,除了拉土方的泥头车底盘够高之外,一般的车辆根本开不进去。“这几天才开始填鱼塘,前一天刚下过一场暴雨,路一烂,工程就会慢很多。”工地的一位管后勤的工作人员说。
长安新区规划面积20.36平方公里,其所在的交椅湾,海域面积约12平方公里,陆域面积约8平方公里,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椅湾港所在地,从长安新区出发,20分钟可达深圳前海。
这里是国家“一带一路”的重要战略节点,也是东莞市委市政府重点打造的区域。经初步估算,包括基础设施建设费用需要180亿元以上投资。
为加快推进新区开发,长安镇和长安新区的政府部门合署办公已有一年多时间,2016年,当地政府将这一年定为“突破年”,提出将全面推进长安新区建设,如加快完善“投资人+EPC”实施方案,力争在围填海工作上实现突破;尽快启动长安新河、新区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与深圳招商局集团、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洽谈对接;尽快开展首期启动区建设,力争在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示范区上实现突破。
就在这个月,长安新区管委会对外透露,今年6月,长安新区进场路路基工程将正式动工,可这一进程明显落后于新区原本的开发规划。在长安新区管委会一楼大厅,“长安新区围填海项目整体实施进度横道图显示,一期将实施粤港澳文化街、深圳海洋科技研发服务基地、交椅湾国际物流仓储、长安国际客运中心等项目,前两个项目按照要求,填海的开始时间应该为2016年1月1日,后两个要求填海的开始时间为7月1日,目前还全部都在招标阶段。
长安新区开发的进展到底如何?能否带领东莞向海发展,开辟新的发展动能?连续多日,记者多次尝试联系长安新区管委会办公室,试图采访了解长安新区整体建设的进展,可始终得到的答复是“请示”,直至发稿前仍未得到正面回复。
A.被寄予厚望的新区建设
长安新区地处珠三角东部经济走廊、交椅湾区域的几何中心,是目前东莞乃至珠江口湾区唯一的集中连片、规模最大的处女地。
“长安新区、珠海横琴岛、广州南沙、深圳前海等重点区域的开发建设,将更加凸显长安镇的区位优势。”长安镇政府相关人士告诉记者。
“同理,长安镇的区域交通优势,也可极大提升长安新区未来的经济地位。”这位负责人说,长安新区将坐拥广州、深圳、东莞、中山、珠海等城市群的产业基础,形成“一小时交通圈”的概念,搭建成“城际铁路、高速公路、国际机场、城市轻轨”的复合交通网络。
对于长安新区的开发,东莞市领导寄予了厚望。东莞市委书记徐建华也强调,必须深化对现阶段长安新区发展的重要性和地位作用的认识,既要把新区作为东莞转型升级、科学发展的新引擎,更要放到新一轮开放型格局、开放型经济体制建设和区域竞争的高度上去谋划。
记者了解到,目前,指导长安新区开发建设的全面性的规划主要有两个:
一是在多年前已经顺利通过国家海洋局批复同意的《长安港区区域建设用海总体规划》,依照规划思路,长安新区将设立国际商务博览会会场、国际贸易交易大厦、商贸展览会议中心等大型建筑,以及利用海洋资源和空间资源优势,发展游艇业、海滨休闲度假胜地和现代大型综合商贸群,配套齐全的高端购物中心。
二是《东莞市长安新区总体规划(2011—2020)》。按照东莞市委市政府“加快转型升级、实现高水平崛起”的发展战略,2009年,明确了长安新区“滨海新城”的总体定位,并以此开展了总体规划 的编制,形成了“深蓝梦·国际湾区·江海明珠”的总体发展方向,提出了海洋产业聚集中心、海洋文化体验名城、海洋生态国际湾区、和谐幸福宜居城市四大产业目标。
根据规划蓝图,长安新区将围绕内海组织城市空间和功能布局,形成“一内海、二半岛、三板块”的总体空间结构,打造成为珠三角海洋产业基地、莞深城际创新与总部基地、东莞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核心之一。
目前,为加快推进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长安新区已经成立长安新区控股公司,作为新区开发建设的融资平台和经营主体,与东实集团联合搭建建设平台共同推进新区开发。
东实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该集团入股了长安新区控股公司,占30%的股份,而在推进长安新区的建设方面,将由长安新区控股公司自主负责。
东实集团董事长刘波在一次长安新区的联席会议上表示,他们非常看好长安镇及长安新区的发展前景和投资环境,并希望与长安镇及长安新区在土地开发、项目建设等方面进行合作。
“东实集团也将发挥国有资本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产业项目中的引领带动作用,推动长安及新区的开发建设。”刘波说。此外,长安新区还在与市委政研室共同研究体制改革,创新管理模式,主动实践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求。
B.历经考验的围填海工程
长安新区要实现规划的深蓝梦,围填海工程的推进至关重要。
根据长安新区网站信息显示,长安新区围填海项目拟分期实施,2016年5月,首期拟实施的粤港澳文化街项目的工程通航安全影响论证工作完成招标,该项目位于进场路南侧端头处,《虎门港长安港区区域建设用海规划》东部区域北侧位置,用海面积约22.30公顷。首期拟实施的深圳海洋科技研发服务基地的通航安全影响论证工作同样完成招标,项目位于《虎门港长安港区区域建设用海规划》东部区域南侧位置,用海面积约40.92公顷。
二期拟实施三角洲滨海创意产业基地项目,该项目位于《虎门港长安港区区域建设用海规划》东部区域北侧位置,用海面积约38.56公顷,该项目的宗海图绘制工作将由国家海洋局南海规划与环境研究院实施。二期拟实施的长安岭南文化宣教基地项目,地理位置与三角洲创意产业基地项目相同,也完成了宗海图绘制工作的招标,用海面积约20.85公顷。
这将是一个规模浩大的系统工程,仅填土工程就包括填海工程和填滩涂工程。据不完全统计,长安新区现有滩涂约12000亩,实际可填面积约9000亩。
按河涌与地域可划分为厦岗上沙、沙头、乌沙新民三个填土作业区,预计2017年10月可填沙头段(3000亩),2019年可填乌沙新民段(3000亩),项目工期约为4至5年(约至2020年底),其堆填费用为1.2亿元。
而且,围填海项目的进展远没有字面上看得轻松。
据东莞市海洋与渔业局介绍,2008年启动长安新区开发工作后,2009年东莞编制完成《东莞市长安新区区域建设用海总体规划》并报送国家海洋局审批,直到2012年2月才得到国家海洋局的用海批复,明确规划用海总面积675公顷。
根据海域使用有关规定,填海项目需由省海洋主管部门审核、省政府审批,2015年长安新区申请4宗用海前期工作,其中2宗已获省海洋与渔业局同意开展论证等前期工作。
市海洋与渔业局表示,当前国家和省对用海的政策趋于收紧,而且由于东莞市所在的珠江口海域属于自然灾害多发和生态敏感的区域,为保护海洋生态文明,广东省正制定措施严格限制在珠江口海域围填海,所有围填海项目必须经过严格论证。
按照上述要求,目前,长安新区已编制《东莞市长安新区围填海总体实施方案》,将填海区域划分为临港产业物流区、滨水旅游服务区、滨海高新技术生活区三个功能区,共安排17个建设项目,项目工程静态总投资约126.38亿元,项目开发内容包括面积588公顷海域填海造地建设和指挥部场馆建设。目前,该方案已获得专家评审会审定,计划2016年至2020年完成,总工期5年。
当被问及围填海项目何时能够动工时,长安新区办公室一名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围填海项目下半年有望招标。
眼下唯一可以确定的是,长安新区进场路路基工程将于6月份正式动工,预计2017年7月完工通车,该工程也是长安镇“十三五”期间重点建设的项目之一。进场路通车后,进出长安新区的过程将更加便捷。
C.对接广深借大船驶向“蓝海”
在东莞,市镇两级领导一直希望将长安新区纳入广东省甚至国家发展战略。长安新区最近一次出现在省一级合作层面是在今年2月27日。当时,广东省——中央企业“十三五”战略合作对接会在广州举行。在这场重量级会议上,招商局集团与广东省签署了“十三五”战略合作协议。
根据协议,“十三五”时期,招商局集团将在广东投资约3000亿元,依法参与粤港澳大湾区港口整合、深圳西部港区功能优化、前海湾保税港区扩区、湛江港功能优化等“一带一路”项目;加快建设前海蛇口自贸新城、蛇口太子湾邮轮母港及邮轮岛、东莞长安新区等自贸区重大项目,打造蛇口邮轮游艇旅游发展实验区、绿色自贸示范区。
2015年7月,东莞市人民政府与招商局集团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东莞与招商局蛇口工业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开发建设长安新区,将长安新区打造成珠三角战略功能区和协同发展示范区、国际化滨海新城,促进长安新区融入广东自贸区。
招商局集团蛇口工业区被誉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希望之窗”、改革的“试管”、开放的“窗口”。在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框架下,蛇口工业区正在全力推进“再造新蛇口工程”。
当地一名知情人士说:“东莞市与招商局集团签署的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与共同开发长安新区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长安新区即将进入实质性开发阶段,东莞也将借招商局这条大船驶向创新发展的‘蓝海’;与此同时,与蛇口工业区共同开发长安新区,也标志着长安新区将有‘蛇口基因’”。
东莞理工学院教授、珠三角企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莫安达认为,与蛇口工业区共建新区,是东莞园区开发第三条道路的新探索,不同于松山湖和虎门港的园区建设。长安新区是东莞最靠近前海自贸区的园区。自贸区在制度、产业上都有着诸多示范效应。长安新区应当抓住与蛇口工业区合作开发的机遇,向自贸区学习,承接自贸区红利,进而对全市镇街园区的改革创新起到更多更好的示范效应。
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副院长林江则指出,从战略眼光来看,长安新区能够在三个自贸片区中游走,总好过“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面”,对于长安新区应该更加灵活。
“在整个开放的格局中,不是对接一个,而是三个,必须明白的一点就是,谁都不得罪,本身要放柔软的身段,不要把自己看得很牛。”林江说,与长安新区合署办公之后,长安镇将成为东莞唯一可以“吃四方饭”的镇,这样的角色其他镇不一定做到。长安新区的开发要进一步加快,能够赶上长安等东莞众多传统制造专业镇的转型窗口,才能发挥经济发展的杠杆撬动作用。
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副院长林江:长安新区和虎门港应错位发展
记者:《关于东莞对接国家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的意见》提出,长安新区将作为合作拓展区对接自贸片区。如何理解长安新区这一定位?
林江:从区位角度来看,长安新区和深圳最近,应优先对接前海自贸片区。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长安新区搞高新科技搞不过松山湖,搞创新也搞不过深圳,长安新区一定要摆正位置,单一讲创新、高科技都不是优势,但长安新区可以考虑对接深圳的优质服务业资源,提升长安乃至东莞的现代服务业水平。
记者:广深中心城市对于优质服务业有天然的虹吸效应,长安新区凭什么吸引这些优质产业资源?
林江:东莞的现代服务业和深圳广州相比,甚至在整个珠三角地区来说,只能算是差强人意的。能不能从加工制造业向现代制造业转型,就看长安能否慢慢发展起来现代服务业。人才、技术和制度的优势长安新区都不具备,长安新区要服务好深圳,特别是深圳的前海自贸片区,这对整个长安新区和深圳都是双赢的。
前海的金融业势头很猛,这对于长安新区来说是个机遇。比如说融资租赁,前海肯定要有工厂和企业和他们对接的。东莞有智能制造的产业,设备能否通过前海的融资租赁服务,租给中山、惠州的企业来用,以享受自贸区政策?
通过这样的合作,长安新区可以借力前海自贸片区进行产品的组合和服务模式的创新。甚至可以把租赁的资产进行打包,再进行资产证券化的运作,这就是金融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作用。此外,长安还可以借力打力,借深圳的势头,为自己累积人才技术和资金,打下良好的基础。
记者:夹在三大广东三大自贸片区之间,长安新区如何为东莞下一步发展寻求新机遇?
林江:从战略眼光来看,长安能够在三个自贸片区中游走,总好过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面,对于长安新区应该更加灵活。长安新区的最好结果就是可以吃“四方饭”,即成为广东三大自贸片区的合作区间。如果三大自贸片区有合作项目,放在哪个自贸片区都不合适,那么长安新区反而是个不错的位置,东莞也应该多争取这样的项目。
在整个开放的格局中,长安新区不是对接一个,而是三个,这样的角色其他镇不一定做得到。长安要利用好地理位置,应该依托东莞,东莞的定位就是在深圳和广州之间,也是广深合作的区间。
其中必须明白的一点就是,谁都不得罪,本身要放下身段,不要把自己看得很牛。对长安新区而言,要和深圳去对接,不影响和南沙和横琴对接。
此外,对接自贸片区,虎门港和长安新区应该实现错位发展,长安新区对接好前海的现代服务业,而虎门应该更好地和南沙去对接,这主要是出于分工的考虑。
如今广州要建国际航运中心,虎门港和南沙有竞争也有合作。虎门和南沙陷入恶性竞争是双输的局面,还不如一起沟通一下合作的方式。可以考虑在货期和货值方面做一下分工,南沙和虎门港也可以考虑分一下主线和支线,共同努力去和国际的航运公司去谈判,把更多的国际航线引到虎门港来。这单凭虎门港的能力很难做到,而和南沙共同去争取或者可以得到双赢的局面。
■链接
长安新区的“深蓝梦”
根据用海规划,长安新区延续了港口码头的功能,定位为虎门港的深水港区。
同时还明确用海总面积控制在675公顷以内,其中填海面积控制在588公顷以内,规划期限至2016年。
根据总体规划,长安新区将形成“深蓝梦·国际湾区·江海明珠”的总体发展方向,共有四大产业目标:
1.海洋产业集聚中心:培育海洋特色的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吸引人才、资本进驻,成为海洋产业总部基地和集聚中心;
2.海洋文化体验名城:深入挖掘海洋历史、海洋美食、海洋竞技等海洋文化,建设区域性海洋文化体验名城;
3.海洋生态国际湾区:突出湾区生态建设,有效串联湾区生态发展资源,打造大珠三角地区滨海生态新城;
4.和谐幸福宜居城市:开发滨水空间,合理配置城市功能,健全公共服务,成为海内外知名的和谐幸福宜居城市。
长安新区开发时间轴
2008年6月 东莞市成立虎门港长安新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0年2月 《东莞市虎门港长安港区总体规划》获得广东省交通运输厅批复同意;
2010年2月 《东莞市虎门港长安港区总体规划》获得广东省环境保护厅批复同意;
2010年6月 《东莞市虎门港长安港区总体规划》获得广东省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批复同意;
2011年7月 更名并正式成立“长安新区管理委员会”;
2012年2月 《长安港区区域建设用海规划》获得国家海洋局批复同意,标志着长安新区在政策层面上达到“用海”的准入门槛;
2013年5月 长安新区征收土地(一期)移交仪式在长安镇政府举行,此次长安镇移交土地共1121亩,是自2008年6月3日长安镇人民政府与市土地储备中心签订收地包干协议以来正式交接的首宗土地;
2014年12月底 东莞对长安镇和长安新区党政主要领导岗位进行调整,长安镇与长安新区的政府部门合署办公;
2015年7月 东莞市人民政府与招商局集团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与共同开发长安新区合作框架协议;
2016年6月 长安新区进场路路基工程将正式动工。(来源:南方日报)
下一篇:长安新区进场路路基工程即将正式动工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