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监管提速 煤炭保供稳民生

6月24日凌晨3时,新沙口岸煤码头仍亮如白昼。"北斗星"轮缓缓靠泊时,海关智能监控系统已同步启动。通道式放射性检测仪3秒完成辐射值分析,自动采制样设备精准切割煤样,实验室数据即时回传——整套流程耗时仅28分钟,较传统模式提速70%。
"边卸边检、验毕即放"的创新模式,让东莞市辉煌能源有限公司业务经理张双燕印象深刻:"凌晨报关,上午就拿到放行单,比预期快了整整两天。"这种高效得益于新沙海关配置的智能设备矩阵:自动采样系统日均处理量达800吨,夹杂物识别系统准确率超98%,在线放射性检测系统实现24小时实时预警。
智慧链条的效能革命
在新沙海关监管指挥中心,大屏实时显示着1244.5万吨的年度进口量统计数据。通过"取样送检全领域信息化监控"平台,企业可在线查询样品检测进度,通关时效压缩30%的背后,是海关对5G、区块链等技术的深度应用。
更高效的运转体现在运输环节。实施"海铁联运"后,煤炭从卸货到运抵韶关电厂的运输时间从72小时缩短至14小时。"这相当于给电厂装上了永不停歇的输血管。"广州港物流公司调度主任李国强指着电子地图介绍,广铁线专列日均开行频次提升40%,智能调度系统可将运力分配误差控制在5%以内。
民生用煤的温度守护
在东莞玖龙纸业生产车间,蒸汽锅炉轰鸣声中,质检员小陈正在核对煤质报告。"今年煤炭热值稳定在5500大卡以上,发电效率提升12%。"他身后的电子屏显示,企业日均用煤量达3000吨,智慧监管带来的供应稳定让生产计划排到了年底。
海关的贴心服务不止于此。针对夏季高温隐患,新沙口岸创新实施"三防措施":码头洒水降温系统每小时喷淋20吨水,智能篷布覆盖装置自动响应温度预警,红外热成像仪全天候监测煤堆温度。"这套组合拳让自燃风险下降65%。"新沙海关查验二科科长王志化调出历史数据对比图,图表中红色预警线明显下移。
能源动脉的未来图景
站在新沙口岸全景监控塔上眺望,万吨煤轮与输煤皮带构成的钢铁画卷正徐徐展开。海关关长透露,年内将上线"智慧煤检"3.0系统,通过AI图像识别实现杂质自动筛分,实验室检测周期有望再缩短40%。
更宏大的布局在港口后方。规划中的煤炭储备基地将采用全自动密闭仓储技术,智能机器人完成煤堆整形、抑尘喷洒等作业。"我们要让每一粒煤都跑出绿色加速度。"新沙口岸负责人指着沙盘上的规划图,智能分拣中心、无人码头等规划点位已标注红星。
当"北斗星"轮的汽笛声渐行渐远,新沙口岸的智慧监管模式正书写着能源保供的新篇章。从智能设备的高效运转到运输网络的优化升级,从实验室的精准检测到储备体系的科学规划,这艘万吨煤轮搭载的不仅是澳洲的乌金,更是粤港澳大湾区跳动的能源命脉。在智慧海关的护航下,这簇"工业粮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与温度,奔向千家万户的锅炉与厂房。
下一篇:洪梅镇"城市管家"上线 智慧环卫重塑水乡生态
返回首页